|
一個並未佔據多少空間的書攤出現在賓館大堂,吸引著剛剛結束緊張討論的十六大代表。耐人尋味的是,黨建圖書和理財寶典在書攤上比鄰而放,共同贏得了代表們關注的目光。
在十六大代表駐地中國職工之家飯店,這一場景頗顯得意味深長。如同現場採訪的一位記者分析的那樣,“不再拒絕財富概念的共産黨人已經明白,只有真正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才能打造出一個迷人的‘財富中國’”。 事實上,財富概念在十六大的走紅,足以讓整個世界瞪大驚異的眼睛。在此之前,不論觀察家們曾經如何預測十六大的熱門話題,他們或許不會想到創造財富的聲音竟然能夠這樣涌流不息———
身處海外記者的包圍,柳傳志代表直言不諱:“企業發展好,必須要有好的産權制度,創業者和員工都要有股份。”
39歲的民營企業家蔣錫培代表自豪宣稱:“本企業家産千萬和百萬的員工已有幾百名!”
東北制藥集團公司董事長陳鋼則表示:“在幾年內,我要讓30%的職工擁有自己的小汽車。”
直接引爆這一輪財富浪潮的,無疑是十六大報告中發出的時代強音:“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
在這裡,第一次,建設者的範圍得到了重新定義———
“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在這裡,第一次,非勞動收入在合法的前提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産、有多少財産當做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和落後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
在這裡,第一次,分配製度發生了決定性的變革———
從長期強調堅持單一的“按勞分配製度”,到“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從“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到明確“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公平分配的原則進一步得到歷史性的廓清。
……
一個又一個“第一次”,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衝撞起陣陣波瀾。
來自大寨的郭鳳蓮代表感慨萬端:“現在,我們就是要提倡老百姓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積極致富,因為他們為社會作出了貢獻。”來自青海的郎國清代表則認為,承認資本、技術、管理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勢必促進社會財富的快速積累。
如同更多代表所形容的一樣,十六大報告被稱為“合法先富者的定心丸”。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學家董輔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私有財産安全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對民營企業財産的保護要上升到法律高度……
“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在如何對待財富的問題上,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打開了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閘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蓬勃的生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毫無疑問,十六大將促進各种經濟主體充分活躍起來,促進各種生産要素的活力迸發出來,促進中國社會生産力的大解放,迎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高潮。
海外媒體發自北京的報道稱,有了十六大的開放思想,更多富有創造性的大膽行動將會得到容許和支援,打造“財富中國”將成為整個東方大地的全新追求。
時代需要夢想,因為夢想力量無窮。隨著打造“財富中國”的夢想繪就成圖,“儘快地富起來,放心地富起來,大膽地富起來”的滾滾浪潮,像壓抑已久的地火一樣噴涌而出。從這一層面而言,黨的十六大在未來所呈現的歷史意義,我們遠遠無法用今天的思維去進行形容和想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