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澤民所做的十六大報告,洋洋數萬言中,蘊含著十分厚重的內容。限于報告傳統行文和顧及多面的約束,事實上一些頗具內核的東西無法盡情盡意地在報告中展開,但那些顯性或隱性的改革內容,勢將對今後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發生強烈的輻射作用。
十六大報告的每個文字都可謂字斟句酌,費盡諸多人心血,它尤如久釀的茅臺,後勁更足。十六大開過之後,中國這條龍的筋骨將會自上而下抽動一番,抖摟起精神更大幅度地跨出步子。一旦行動起來,將無需爭論。江澤民已在政治的範疇裏,把話説得很透徹。與時俱進,就是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這"三性",為一個國家及其領導人展示了極大的揮灑空間。而"三個代表"的含義,如果鋪陳開來,更是有著無限的文章可做。政治報告裏這麼講了,今後的經濟行為和社會行為裏,許多突破的事情都可以在"三性"和"三個代表"中尋到理論依據。
此間分析家指出,上面的開放思想轉化為這種濃縮的政治用語,下面執行和落實起來,還可以根據時代性去發揮創造性,一些大膽的舉動可能會在地方或一些部門迭出。只要是不觸及執政黨命運的特別敏感的部位,其他的作法都可以容許。從此以後,對固有觀念和行為的大膽突破,也成了一種新的追求和時尚。
具體地講,社會環境更加開放,人們只要不觸法,盡可以利用一切手段創富,也不必再擔心私有財産有朝一日會否化為烏有。富裕以後有心渴望向更高臺階上進的人,可以爭取入黨,也可以謀求官職,現在中央機關和地方的不少官職已向社會開放招聘,今後勢將更加寬鬆。那些期望通過自身努力影響社會和政策制定的人,有了新天地。現在這種大門和窗戶可以説已經打開,具體讓什麼人進去,下面的執行者有了更多主動權。
江澤民不僅在報告中指出,"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要突破我們。"更在參加上海代表團討論的時候強調,"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如此看來,"突破"和"新"被江澤民視為重中之重的大事。
十六大之後,要做的就要怎樣響應和跟進這些"突破"和"新"意。現在從各級官員到普通百姓這麼關心十六大,其實也就是關心十六大之後的輻射作用。人們深信,這種多角度多方位的輻射,一定是明顯而強烈的,會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
像中國這樣一個擁有特殊政治制度的龐大人口之國,她不大可能從別國照搬業已成型的模式,適用於別國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二十多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就標榜要走自己的路,這些年走下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取得了驕人的發展成績。特別是現在格外誇讚的十三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數字與百姓得到的實惠都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
為此,中國現在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氣魄,仍要走自己的路。當然這條路也是不斷地在調整和轉型中行進,其方向和目標已越來越指向國際化。進入新世紀,中國日益大力主張"創新"﹑"發展"﹑"突破",其意恐在儘快地與國際化全面接軌。
總之,中國是"黨領導一切"的國家,所以黨的代表大會之後,國家的變化肯定指日可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