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六大上的熱門話題。
總結13年來的基本經驗,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代表們認為,以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為標誌,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代表們高興地看到,當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我國經濟體制和經濟運作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宏觀調控體系初步確立,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廈奠定了基石,構建了框架。然而,大廈尚未完工,體制有待完善。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對新世紀頭2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六大代表、黑龍江省委書記徐有芳説,報告著眼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把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建設和黨的建設,與各方面的改革一併進行部署,這是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以改革為動力,統籌部署和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符合“兩個文明”建設進入新時期的新要求,體現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駕馭全局的執政和領導能力。
改革要有新突破。在新世紀新階段,改革向何處突破?
陳清潔代表是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振華公司是江澤民同志當年抓電子工業改革的産物,江澤民同志十分關心振華公司的改革和發展,先後兩次到振華公司考察指導工作。陳清潔代表感慨地説,如果沒有當年江澤民同志改革、重組電子工業的決策,我們振華集團所屬20多家企業可能大多在競爭中被淘汰了,不可能有今天這樣欣欣向榮的局面。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任務,特別是明確提出要建立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産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這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是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動員令。
把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製作為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意義。十六大代表、甘肅金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永軍説,聽報告的時候,在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的這部分,我不斷地畫著粗紅線。因為這是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經過20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們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這方面的體制理順了,必將進一步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以更昂揚的鬥志,更踏實的工作,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儘快在競爭中壯大自己。
在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上,武漢市先行一步,他們的經驗被稱為“武漢模式”。十六大代表、武漢市市長李憲生説,報告中把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稱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既然是重大任務,就不是過去理解的那樣是一項具體工作。武漢市國有資産監管營運體制改革,經過十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實現了由行政性、計劃化管理向産權性、市場化管理,由實物性、靜態化管理向價值性、動態化管理兩個轉變,國有經濟在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導向、調節和催化作用。到去年,全市國有資産總量已經達到595.41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産為393.95億元,非經營性資産為201.16億元,國有資産總量比1995年凈增181.08億元,增幅達到43.7%。十六大後,我們將按照十六大報告指出的方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體制,探索國有資産的有效運作機制。
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改革,是與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相聯繫的。十六大代表、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曹和平説,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提出“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改革的實踐證明,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國有企業在改革中要探索國有經濟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對於國有商業企業來説,尤為重要和緊迫。國有商業企業有良好的商譽資源,有良性的資産,相信通過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能夠適應市場和駕馭市場。我們企業正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同時初步建立起店舖、賣場、超市等多种經營業態,物流配送初戰告捷,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今年有望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改革未有窮期。代表們認為,從實際出發,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循序漸進,注重創新,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的改革,是我們實現新世紀新目標的重要保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