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法制日報:十六大重筆畫藍圖 民主法制建設任重道遠
 
 
  來源:      日期:2002-11-13 10:38

    實踐創新的寶貴經驗
  連續幾天的分組討論,筆記記了一厚本。燈下,司法部副部長胡澤君代表仔細地整理著筆記。 “江澤民同志的報告重筆勾畫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宏偉藍圖,展現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錦繡前程,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胡澤君代表一遍又一遍研讀了報告,尤其是對報告中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論述,更是感慨萬端。“每讀一遍,都有新領悟,都有新收穫。”這位女代表話語中洋溢著激情。
  和胡澤君代表一樣,與會的每一位代表手中都有一份沉甸甸的十六大報告。在討論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發現,他們為過去13年的日新月異而驕傲,為今後2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燦爛前景而豪情滿懷。
  回望過去5年的工作,其中一個巨大成就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民主法制建設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總結13年的基本經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堅持和完善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證人民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代表們認為,過去13年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發展最快的“黃金時期”。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在這一前無古人的變革中,一種理念悄然滋潤人們心田———“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十五大上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外電認為,“這是中國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於治國方略的公開宣示”。依法治國的方略也作為中國上世紀最重要的選擇之一而載入史冊。
  中南海的懷仁堂,在過去幾年間,12次成為中央領導同志學法的課堂。在人民大會堂裏,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先後舉辦了29次法制講座。“每次中央法制講座,都是江澤民同志親自主持,都要發表一個重要講話。碧波盪漾的中南海,和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緊密相連。”胡澤君代表的思緒飛向了懷仁堂裏那張橢圓形的會議桌。
  光彩奪目的法治陽光
  法治的陽光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異常奪目地輝映著中華大地。司法部長張福森代表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歷數的中國法制建設六大成就,引起代表和媒體廣泛的反響: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行政執法逐步實現規範化、程式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了以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為核心的三大訴訟體系,司法制度不斷完善,司法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全體公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法律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領域不斷拓寬。
  在求實創新中發展的廣東檢察事業就是一個縮影。張學軍代表,這位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足跡透視著法治步履的不凡軌跡。1983年,張學軍擔任廣東省檢察院刑檢處副處長,第一次提出了“檢察機關辦理貪污賄賂等自偵案件不宜一竿子插到底”的觀點,主張自偵案件的批捕起訴由刑檢部門負責,以加強內部監督。這一建議得到了省檢察院和最高檢察院的肯定,隨後在全省和全國檢察機關推廣。
  1994年,張學軍擔任廣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後,總結出了反貪工作“十大謀略”,使全省反貪工作又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1998年,張學軍以高票當選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後,以建立高素質檢察隊伍為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辦案第一線,把共産黨的支部建到辦案組的做法,既辦了優質案件,又鍛鍊了過硬的隊伍。
  2000年,張學軍在堅持加強八小時以內管理的同時,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時以外,把全省檢察隊伍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準,再次受到最高檢察院的肯定並向全國檢察機關推廣。
  2001年以來,張學軍強調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廣東檢察工作的指導思想,自覺從那些不合時宜的執法觀念中解放出來,在建設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中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
  談到今後的工作思路,胸有成竹的張學軍代表表示,首先是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十六大報告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二是維護穩定要有新成果。三是查處和預防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要有新突破。四是訴訟監督要有新發展。五是隊伍建設要有新提高,為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新貢獻。
  任重道遠的錦繡前程
  當新世紀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國人實現了一個千年夢想———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準。但這總體上的小康只能説是剛剛跨過了小康的門檻。或者説,這是一個低標準的小康,是一個偏重物質消費的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小康。正如江澤民同志所指出的:“必須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明確寫上了:“———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來自安徽省的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榮傑代表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追求的是物質、政治、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民主法制建設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又是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保證。
  在全面奔向小康的路上,如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江澤民同志的報告指明瞭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肖揚代表對本報記者説,這一闡述“精闢而深刻”,是“對馬克思主義憲政學説的重要發展”。
  肖揚説,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多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證明,要實現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既要靠領導者的個人才能,靠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又要靠法律和制度的力量,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六大報告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並作了全面闡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重大貢獻。
  中國的“立法列車”已經全面提速。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提出了進一步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品質,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喬曉陽代表説,報告提出的立法方面的任務明確具體,而且十分繁重,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加倍努力,到2010年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呈現於世。
  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尤其要增強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黨員和幹部要成為遵守憲法和法律的模範。”
  十六大開幕前,一部大型電視片《創舉———中國普法之路》熱映,生動展現了17年中國普法這一宏大社會工程的前行步伐。為這部電視片付出汗水的司法部副部長胡澤君代表表示,全民法制宣傳教育是百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在中國法治之路上誕生的每一個嬰兒長大之後,都會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他的父輩將會告訴他,這陽光正是共和國普及法律知識的巨大成就。 (本報北京11月12日訊)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