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澤民同志的十六大報告是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十六大報告通篇充滿了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唯物辯證法,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典範。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列舉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並強調指出:“為完成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這個奮鬥目標,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四個“新”,可以説是我們把握“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大有作為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指導思想。
四個“新”,是十六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重要部分,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決心和信心。
發展要有新思路。所謂與時俱進,就是從理論與實踐上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完成執政興國的發展要務,而創新是發展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在思想觀念上不斷創新。發展未有窮期,發展任重道遠。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發展,就必然伴隨著思想觀念上的不斷解放、不斷創新。發展是執政黨的硬道理,如何用這個硬道理指導我國持續、快速發展,也必須打破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停止觀念,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發展需要創新,創新促進發展。實踐無止境,創新無止境。我們要用創新的思路,不斷解決前進中發展中的新問題。
改革要有新突破。改革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我們説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揚優勢,革除弊端,大膽創新的過程。發展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要敢於解決改革中暴露出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在重點和難點上取得突破。“突破”,不僅需要觀念的更新,還要有勇氣和魄力,正如小平同志所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開放要有新局面。實施開放戰略,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既定國策。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使我們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標誌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提高到一個新水準。適應我國實現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我們要不斷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無論是“新思路”,還是“新突破”、“新局面”,歸根結底,就是要在各項具體工作中抓落實,提出自己服務大局的新規劃、新措施、新辦法,正如十六大報告所説:“各地各部門都要從實際出發,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實現這個目標。”胸懷遠大的奮鬥目標,不放鬆今日每時每刻腳踏實地的努力。條條溪流匯聚成大海,筐筐石土堆積成高山。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上述四個“新”,環環緊扣,互相聯繫,核心是“新”,關鍵在落實。
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的今天,以十六大為標誌,我們黨又吹響了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進軍號,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時不我待,催人奮進。新世紀、新時代、新階段,改革、開放、發展,要求我們創新,務實。正所謂千鈞霹靂開新宇,與時俱進創盛世。工商系統幾十萬幹部職工,要認真學習十六大文件,貫徹十六大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更好地把好市場主體的入門關,當好市場運作的裁判員,做好市場秩序的堅強衛士,為改革、開放、發展服務,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作出新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