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香港文匯報:對中共認知加深 香港必須與時俱進
 
 
  來源:      日期:2002-11-13 10:20

    港人關注中共十六大,皆因中共所領導的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日益繁榮富強,對世界越來越重要,對香港更是重要靠山。
  海內外關注中共十六大和江澤民報告,例如"三個代表"對中國發展、對中共建設的深遠影響,吸收更多優秀民營企業家入黨的意義,中共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及開展反腐敗鬥爭的成果等等。在香港,香港工商界高度關注十六大召開,也充滿希望。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曾憲梓及其他領導專門在會所觀看十六大開幕和江澤民作政治報告的現場電視直播。在內地投資已經二十三年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畬繼標講起十六大召開,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十六大修改黨章,將'三個代表'寫進黨章,對我們工商界就是一個最大的鼓舞和肯定。"他還説:"如果可能,我都想入黨;到十七大召開時,希望可以做代表。"他表示,"如果我真可以入黨,一定可以更好關注香港與內地合作,代表在內地投資的港、臺商人,提出意見建議。"
  中共在港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港人對中國共産黨和中共黨大會的反應,回歸後可説出現了根本的變化。港人對十六大如此關注和投入的態度,生動地説明瞭港人對近在咫尺的祖國內地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所取得的翻天覆地變化和香港回歸祖國五年來在中央大力支援下取得的發展,感同身受、一清二楚。今天的中國共産黨在港人心目中不但絕不"可怕",而且已經確立了權威、正面的形象,受到重視和尊重。
  回顧過去,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正是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領導集體堅強領導下,在祖國日益強大的背景下實現的。港人不會忘記:香港回歸五年,江澤民主席四次蒞臨香江,帶來中央的巨大關懷;香港遭受金融風暴衝擊,近年又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央採取多項措施給予大力支援。處於轉型困境中的香港仍然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重視,最重要的原因,是背靠祖國這個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巨大腹地。
  中共進步是中國和香港之福
  香港"民主派"政客長期鼓吹什麼"愛國不等於愛黨",愛國愛港市民大多嗤之以鼻,因為人們明白政黨並不等於國家,但中國今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確實是和執政的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她的功績也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曾有過的。看今日神州,外修睦鄰,內興百業,衣食豐盈,國泰民安。倘若沒有中國共産黨,中國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畫面呢?中國可能還處在積弱貧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二○○八年的北京奧運會可能只是"天方夜譚",中國人可能還被外國人稱作"東亞病夫";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或許永遠只是一個美麗的夢,香港、澳門可能仍是有"家"難回。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民主派"政客的"愛國不等於愛黨"論可以休矣。可以説,中國共産黨的成長、進步和發展,不僅將是中國之福,也是香港之福,同樣也是世界之福。
  中共與時俱進
  當然,並不是説,中國共産黨就已經十全十美。但十六大報告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産黨越來越善於總結經驗教訓,越來越善於改造和提升自己,越來越善於學習和吸收一切先進的事物。人們公認,中國共産黨比以前更加深刻、清醒、務實、成熟,更加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和高瞻遠矚的視野。有這樣英明的執政黨的領導,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一定會蒸蒸日上。
  世界與中國的發展歷史都驗證了這樣一個真理:不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政黨,只要它真正具備了與時俱進的品格,就一定能生生不息、欣欣向榮。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産黨與時俱進、保持先進性和執政為民的方向和本質,是中國共産黨在理論建設上的一大突破和進步,值得港人認真深入了解。中共十六大後,中國將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邁向繁榮富強的新階段。對此,香港各界人士也是充滿信心的。中國的發展必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活力,必然成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也必然惠及香港和廣大香港同胞。
  國家強盛香港才有商機
  江澤民總書記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到對香港的支援,顯示中央對香港政策維持不變。他表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産黨將堅定不移地實行這一方針,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援港澳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的工作,廣泛團結港澳各界人士,共同維護和促進港澳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江澤民的講話證明,國家一定會進一步鞏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相信十六大的任何人事變動對中央與特區關係都沒有影響,中央會貫徹固有的政策,繼續照顧及支援香港。而這種堅定的支援,對香港目前的環境十分重要,更能進一步穩定和提升港人的信心。在中央對港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港人更要自己努力奮鬥,香港更應站在全國的立場和角度去看事情,在"一國"之下,好好利用"兩制"優勢,儘快帶動本港經濟的發展。
  十六大報告提出把中國全面建設成為小康社會,振奮人心。在"一國兩制"下,祖國政治更加穩定,經濟持續增長,經濟改革深入,體制日漸健全和開放,香港人有更多的機會開拓內地市場,香港各行各業都會因內地經濟穩步上揚而得益。國家榮辱與香港息息相關,國家好,香港才會好。在這種形勢下,香港必須與時俱進,克服故步自封和守株待兔的心態,在取得復蘇和發展的情況下,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