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廣州日報:總體小康離全面小康有多遠
 
 
  來源:      日期:2002-11-12 13:50

    何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代表們一致認為,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對這些重要問題的闡述,為全黨全國人民統一了思想,指明瞭方向。
時間從現在起的18年很關鍵
報告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這為全面建設小康戰略的實施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社會勞動保障部部長張左己代表説,報告在鄧小平同志“三步走”戰略的基礎和框架內提出了新時期的“三步走”發展目標。這個新的“三步走”戰略是完全符合鄧小平同志分階段、有步驟實現現代化的構想的,是符合當今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的。按照這個時間表的要求,從現在起的18年內,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任務物質富足不是全部內涵
單純的物質財富並不是小康社會的全部內涵。教育部部長陳至立代表談到,報告對小康社會的描繪既充滿激情,鼓舞人心,又是經過奮鬥可以實現的。這些描述給我們提出了非常明確的任務,包括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對外工作等等,特別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各個方面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聚焦建設小康重點在農村
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在更高層次上惠及十幾億人口,這是一個宏偉的、必將遇到各種困難的目標,又是一個中國共産黨勢必要完成的目標。農業部部長杜青林代表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農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小康。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夥都富才算富。”來自河北省衡水市鄧莊鄉的魏新苗代表用樸素的話語,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了生動的注解。保護先富起來人們的發展活力,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並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和改善生活條件,讓十幾億中國人都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溫暖。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最美好的光輝所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