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大"正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連日港人社會的關注及傳媒報道的焦點﹐都集中到這個重要的大會上。
港人對"十六大"的普遍關注﹐反映了回歸以來港人在國家民族觀念以及對國情的了解有了很大的增強﹔港人已普遍認識到﹐國家改革開放十三年來在經濟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給人民生活帶來了無比的實惠與福祉﹐外交上國際地位亦進一步提高﹐而這一切﹐和中國共産黨強有力的正確領導都是分不開的。"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一些港人過去對這句説話不好理解﹐但今日如果説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日舉世矚目的富強中國﹐相信已沒有幾個人會不同意。
中國的走向強大﹐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世代夢想﹐是多少代人為之付出鮮血和生命代價追求的目標。長期以來生活在英國殖民管治下的港人﹐對「國家興亡」有更切膚的體會﹐國家的積弱貧窮﹐就會導致喪權辱國﹑國土淪失﹐人民的命運也毫無保障。自中國共産黨領導成立新中國之日起﹐廣大香港同胞就對國家的建設和前途給予莫大的支援﹐寄以莫大的希望。今天﹐全中國人民終於放心了﹑笑了﹐香港同胞也放心了﹑笑了。
令人無比振奮的是﹐中國共産黨能夠及時總結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及時自我糾正自身的失誤﹐迅速把一個紛亂落後的局面扭轉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局面。今天的社會主義中國﹐其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力度迸發出來﹐舉世矚目﹐令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中國共産黨的威信和形象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高峰時期﹐過去有過一段日子説中國共産黨得到人民的支援擁戴﹐可能是言不由衷或要打一個很大折扣的形容﹐但今天﹐中國共産黨已經用最充分﹑有力的誠意﹑行動和事實贏得了全國人民﹑包括香港同胞最大的支援和信任。
取信於民﹑取信于天下﹐是由於中國共産黨始終沒有忘記為人民的承諾。而這正是這次"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思想理論重要性的所在。
"三個代表":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産黨一次劃時代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理論建設和突破。事實是建國以來的歷次大小錯失﹐和中國共産黨未能及時跟上時代社會的發展﹐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步伐與角色職能有關。一些已不合時宜的教條框框﹐束縛了中國共産黨的成長和發展﹐也大大限制了中國這條東方巨龍的騰飛。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西方一些人士一直以種種嘲弄的比喻來質疑中國共産黨的轉變﹐其實他們只是為了要局限﹑阻撓中國的強大發展。可喜的是﹐鄧小平﹑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共領導人﹐並沒有被嚇倒﹐他們堅持了改革開放的路向﹑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也堅持了中國共産黨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今天﹐"三個代表"的提出﹐已經完全擺脫了歷史的局限性﹐衝出了「階級論」的藩籬﹐提出了同現代知識型經濟社會﹑全球一體化這些全球發展大趨勢相吻合的方向﹐必將會把中國人民的建設事業帶向一個更廣闊的新天地﹐而中國共産黨自身也必將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先進﹑更強大。一切具體工作方針﹑策略都可以改變﹐唯一不會變的﹐是"執政為民"的本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