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工人日報:“三個文明”成為新世紀追求
 
 
  來源:      日期:2002-11-12 09:40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關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這一著名論斷,在當代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儘管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逐字地表述兩個文明的準確概念,但對其包含的基本內容人們還是非常熟悉的。
  時代創造文明,文明引領時代。如今,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達到一定高度之後,新的目標新的追求便應運而生。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報告強調應“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關於三大文明建設的論斷,是十六大報告中一個突出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報告強調了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代表作出了如此評價。
  記者注意到,類似看法在代表們中間非常普遍。李憲生代表説:“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論斷,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又一成果。”許多代表認為,這是對“兩手抓”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有分析認為,“政治文明”一詞寫進了黨的政治報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為如此,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在代表們中間很熱烈,話題也較為廣泛。記者發現,不少代表的發言和討論對諸如什麼是政治文明、其核心內容及實現途徑等等一些方面多有涉及。
  王偉光代表談到了他的理解。他認為我們所説的建設政治文明,是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所要達到的目標,即我們不但要建設一個物質豐富的、文化發達的、道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同時,我們還要在民主政治上、法制上達到高度發展的一個社會狀態。
  江蘇昆山市委書記張雷代表説:“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需要政治文明作為支撐。”在他看來,政治文明是人類政治活動和政治文化進步的成果,它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又與精神文明相交融,在一個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形成什麼樣的政治關係,建設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開展什麼樣的政治活動,確立什麼樣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這個國家和社會進步的水準和面貌。
  同時,不少代表都強調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我們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我們應當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
  王偉光代表指出:“最重要的是‘三個統一’,即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
  事實上,在十六大開幕之前記者就注意到,有關政治文明這一新世紀的歷史課題,自“五三一講話”以來,不少理論界人士便展開了有益的探索,應該説這種研究和探索是建設性的,並不乏啟迪意義。
  比如,關於政治文明的實現途徑,有人指出,應當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推動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建設。
  再比如,還有學者撰文指出:民主政治發展的關鍵在於制度建設、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這是現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我們以往偏重於把民主當做一種作風來看待,例如把民主看做是讓大家講話,或者是領導者的開明等。實際上,民主如果缺乏具體的制度化內容,就難有保障。
  社會主義社會,代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説,社會主義不僅要建設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建設先進的政治文明。正如一些代表所談到的那樣,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是“三個文明”共同進步的社會主義。
  在本次大會開幕前夕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曾就“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向新聞發言人提問。而如今,應該説,包括這一個問題在內的諸多疑問,都可以在十六大報告中找到明確答案。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