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解放日報: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來源:      日期:2002-11-11 14:32

    本報北京11月10日專電(特派記者李文祺 洪梅芬 鄭紅)出席黨的十六大的上海代表團今天繼續舉行分組討論,代表們圍繞江澤民同志十六大報告和參加上海代表團討論時對上海工作發表的重要講話,暢所欲言。
  劉雲耕代表發言説,十六大是我黨歷史上新的里程碑,十六大報告是全黨全國全軍的綱領性文獻。我深切體會到,13年的輝煌歷史成就進一步印證了馬克思關於“領袖、政黨、國家、階級和群眾”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無比正確。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領導下的中國共産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立下了豐碑。黨的偉大實踐創新了社會主義學説和黨建理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忠誠繼承和偉大發展,是黨在理論上的飛躍。“三個代表”理論和“與時俱進”思想使黨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們黨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從單一計劃經濟到多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習慣於用黨的政策和策略治國到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無不顯示出黨在艱難曲折中愈來愈成熟。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為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而不懈努力。
  羅世謙代表認為,江澤民同志的報告通篇貫穿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報告在回顧總結時,科學概括了10條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闡述。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又一次理論飛躍。十六大必將以“三個代表”為旗幟載入黨的光輝史冊。報告還對今後的奮鬥目標進行了全面闡述,從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新的發展目標鼓舞人心,一定會産生更大的動力,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報告對黨風廉政建設既充分肯定,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一定要按照江澤民同志的要求,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堅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扎紮實實地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鐘燕群、陳振鴻、陸東福等代表説,江澤民同志的報告是指導我們黨和國家新世紀的行動綱領,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的號召。報告總結的10條經驗,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提出的建設和發展目標,必將極大地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投身新時期新發展的信心。報告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與時俱進的特點,特別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闡述,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新發展。報告立足於新時代面臨的新問題,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觀點、新理論,是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光輝典範,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的重大貢獻。
  殷一璀代表説,十六大報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世界和中國的變化對我們黨的新要求,反映了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報告旗幟鮮明,高屋建瓴,縱觀歷史,放眼世界,前瞻未來,是一篇指引中國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回首13年,我們對黨中央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指揮若定、處驚不變、駕馭全局的能力體會很深;對我們黨以巨大的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用以武裝全黨的實踐感觸良多。作為黨的宣傳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我將進一步認真學習江澤民報告中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江澤民同志對上海工作提出的“四新”要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研究新情況,制訂新舉措,迎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
  龔學平代表説,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實事求是反映了十五大以來5年和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13年以來的偉大成就,同時高度概括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率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基本經驗。這些成就和經驗,充分説明瞭13年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同時表明我們黨是清醒的黨、成熟的黨、朝氣蓬勃的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了報告全文,回答了黨和國家在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實現什麼目標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靈魂,也是報告最具理論創新的亮點。報告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令我們既充滿信心,也倍感責任重大。我們要按照報告的要求,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不斷增強文化領導力,提高文化生産力,增強文化創造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楊定華、吳明、茅明貴、夏興華等代表説,報告主題突出,強調把發展作為黨和國家的第一要務,特別是有關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目標的論述,符合實際,具有相當強的針對性。貫徹十六大精神,就是要深刻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增強實踐的自覺性,堅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前進中出現的問題,敢於先行先試,要把十六大報告提出的戰略目標細化到工作措施中去,紮實推進上海“四個中心”建設;要抓住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分階段推進新世紀頭20年的穩步發展,採取新措施、探索新路子、開創新局面。
  王安順代表説,十六大報告是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報告。是黨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是今後5到1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綱領,是振奮黨心、表達民願、凝聚人心的好報告,聽了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已經寫在我們的黨旗上。我們一定要長期堅持這一指導思想,以此來統領全局,將這一重要思想切切實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
  黃躍金代表説,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報告,作為黨的統一戰線工作者,感到報告對統戰工作有許多新闡述,比如強調從我國國情出發,決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這充分説明堅持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性。報告提出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充分調動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服務。報告還提出了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的論斷,提出了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民族政策和僑務政策。我們要認真學習報告,並努力貫徹落實好。
  吳志明代表説,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吹響了新世紀我國發展的號角,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繪就了未來的藍圖。對我們來説,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一定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聯繫實際,創新思路,與時俱進。對上海政法戰線來説,要落實好黨的十六大精神,就要繼續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抓好上海的維護穩定工作;要突破舊框框,根據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創新社會治安工作的思路和手段,讓上海在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居更佳的同時,社會治安更好,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范德官代表説,十六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報告通篇貫穿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思想性和實踐性,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21世紀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宣言。報告突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靈魂,把它作為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報告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強調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調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的推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貫徹落實報告精神,按照江澤民同志對上海工作的“四新”新要求,繼續大力推進上海新世紀的新發展。
  沈文慶、劉銘君、韓華、郎金蘭、楊曉萍等代表表示,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具體工作中去,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通過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為各項工作的跨越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