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時俱進,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
回想中國共産黨誕生之初,我們這個年輕的政黨曾經受到本本主義和教條式理解的影響,革命事業遭遇挫折。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離開中國實際和時代發展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靜止地孤立地研究和照搬馬克思主義,沒有出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惟一標準————黨的思想路線指引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道路,並産生了黨的理論的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
實踐永無止境,認識真理也不可能一次完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舊的觀念和體制束縛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嚴重制約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鄧小平同志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向全黨全國人民吹響了解放思想的時代號角,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廓清了一個個思想上的障礙和觀念上的樊籬,為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改革開放的豐富實踐和黨內外、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呼喚著適應時代要求的理論來指導。當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江澤民同志深刻地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能否始終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江澤民同志關於與時俱進的一系列論述再次豐富和發展了黨的思想路線,如巨石擊水,引起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強烈共鳴,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和發展。
從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一個逐步深入、層層遞進、相互統一的有機整體,貫穿在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全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堅持了與時俱進,我們黨在理論與實踐上就能有所建樹,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會取得新的進展;反之,我們就會停滯不前,遭受挫折。
如果説,沒有實事求是,就沒有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沒有革命的成功;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鄧小平理論的誕生,沒有改革開放;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説,沒有與時俱進,就不可能有新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的飛躍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處處閃耀著與時俱進的光輝,指引著我們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現在,與時俱進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只要我們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我們就一定能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