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中新社:題目有寓意 表明中共更唯實務實求實
 
 
  來源:      日期:2002-11-11 10:48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日電:題目,文章之靈魂、綱領。綱舉目張。
  十六大報告之題目開宗明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權威人士認為:經多次上下反覆討論修改的十六大報告,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八個字列入題目,其寓意深刻,表明中共在新世紀將更加唯實、務實、求實。
  海外人士評價:二十年來,中共歷次黨代會政治報告之題目,多重口號,重政治。而此次題目字眼落在民眾企盼的“小康社會”上,真也,實也,好也!
  二十年前,一九八二年的中共十二大,其報告題目是:《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中共十三大,報告題目是:《沿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中共十四大,報告題目是:《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
  中共十五大,報告題目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細品五次黨代會的五個報告題目,可以發現,五個題目中均有四個字--“社會主義”,這表明瞭中國二十年改革開放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的決心。
  而自中共十三大起,在“社會主義”四個字前又加了四個字--“中國特色”。從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直沿用至今。
  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先生的“三個有利於”是最樸素、最平實,也是最權威的解釋--有利於發展生産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進入新世紀,求真務實的中國,不爭論什麼“計劃與市場”了,不爭論什麼“姓資姓社”了,不爭論什麼“姓公姓私”了。思想統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下。
  求真務實的中國,堅信中國共産黨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求真務實的中國,牢牢扭住經濟建設不放鬆,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