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經濟日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新世紀的動員令
 
 
  來源:      日期:2002-11-11 10:14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六大為全黨、全國人民發出新世紀的動員令!
  小康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個有著特殊含義的詞彙。1979年的12月,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一次會見外賓時,最先提出了“小康”概念,並將這一構想設計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三步走”戰略。其第一步,是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産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準。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自此,實現小康成了中國人不懈追求的明確目標,而“小康”一詞更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字眼。結果,我們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即神奇般地走完了“三步走”中的前兩步,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超過800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準。
  江澤民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這就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30年後,到21世紀中葉即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如果我們把回望歷史的眼光再放遠一些,還會發現,帶領中國人民站了起來的毛澤東同志曾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奮鬥進程概括為兩步:第一是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二是發展經濟,使國家富強起來。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説過,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算是完成了第一個任務,這用了100年多一點的時間。完成第二個任務,也需要100年時間,即到21世紀中葉。
  從毛澤東同志到鄧小平同志,再到江澤民同志,中國共産黨三代領導人的著眼點和出發點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要讓中國人民儘快富起來,讓中華民族儘快強盛起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三句話,幾乎概括了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奮鬥過的和正在奮鬥的全過程,也成為華夏兒女上百年來孜孜追求的偉大夢想。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里紅。”如今,黨的十六大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藍圖,一定會進一步凝聚起黨心和民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邁出更加穩健、更加堅實、也更加雄壯的步伐,讓廣大的老百姓過上越來越殷實、寬裕的小康生活,讓中華民族真正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中國,20年後什麼樣?
  用一位十六大代表的話説就是:那時的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是四個現在的中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