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香港文匯報:十六大掀開中國歷史新篇章
 
 
  來源:      日期:2002-11-09 10:29

  中共十六大是中共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是我們國家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這不但是中共歷史上的一次盛會,也是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一次盛會,意義非同尋常。港人衷心祝願中共十六大圓滿成功,使中國邁向更加繁榮強盛的新時代。

"三個代表"意義重大

在歷史上,中共在建黨理論和建黨實踐中,從來都把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而黨的先進性是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核心問題。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作為其重要理論基石之一寫進黨章。這無疑將賦予其與時代特徵相一致的涵義,擴大中共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基礎,增強中共的開放性和先進性。

早在二○○○年二月,在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試驗地深圳,江澤民總書記首次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由鄧小平等第二代領導人親自創建的經濟特區,第三代領導核心提出"三個代表",被海外視為具"三個代表"。這特殊的意義在於,鄧小平理論的偉大實踐在不斷發展中孕育了"三個代表"的新思想。

"三個代表"的思想是江澤民總書記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時刻,對如何搞好中共的建設,保持中共的事業興旺發達,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進行戰略思考所得出的科學結論,也是鑄就中共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鄭重的政治宣言。因此,可以説,"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已成為中共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對中共的性質、根本宗旨、歷史任務的新概括,為中共永葆先進性提供了重要保證。它不僅對新時期中共的建設工作指明瞭正確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它也為中共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去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綜合國力大幅提升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完成了"九五"計劃、順利實施"十五"計劃,中共十五大提出的主要目標如期實現。十五大提出的奮鬥目標是進入小康社會,如今已成為現實。在二○○○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八百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到二○○一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九百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度躍升,穩定和發展的中國贏得了世界的矚目和讚譽。而十六大將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對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國家的發展作出全面部署。這將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心願,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中國人民在新世紀初的偉大行動綱領。

經濟體制改革重大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平穩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軌,用自己的成功實踐打破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理論教條,在歷史上首次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新與發展的道路,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是十五大以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

多种經濟共同發展

過去五年裏,我們國家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據報章報道,全國六千六百萬中共黨員中,這次已有七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當選中共十六大代表。這使人們確信,中共十六大將繼續堅持十五大確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地以公有制為主體,堅定不移地實行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十六大開始,中國民營經濟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願。十五大以來的五年間,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澳門回到祖國懷抱。港澳相繼回歸,"一國兩制"在港澳地區成功實踐,為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同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加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得到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民的認同。完成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在這一大好形勢下,中共于新世紀召開的十六大,對於新世紀全面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於在港澳繼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並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海內外同胞堅信,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下,臺灣問題一定能早日解決,中華民族一定能實現偉大復興的夙願。

國家強盛是香港繁榮保障

中共十六大這次盛會,肯定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時代的需要、時代的召喚。中國的前途與執政的中國共産黨緊密相關,香港的前途與祖國內地緊密相關。十六大將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將把中國帶進一個更加繁榮強盛的新階段。國家的繁榮強盛,是香港繼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的可靠保障,也是香港長期保持繁榮穩定的可靠保障。我們港人應進一步增強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更好地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係,這不僅可以繼續保持和發展自身的優勢,而且從祖國內地獲得更多的支援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可為祖國繁榮強盛作出自己應有的更大貢獻。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