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香港文匯報:圈點中共第十六大報告精闢論述
 
 
  來源:      日期:2002-11-09 10:19

 




  中新網11月9日電 舉世矚目的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昨天上午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會上所作的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對許多問題作出了精闢論述,今天的香港《文匯報》對部份論述進行摘編,海外輿論關注之重點,從此可略見一斑。
  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海內外各類投資者在中國建設中的創業活動都應該受到鼓勵,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
  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産、有多少財産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和落後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
  中共建設
  中國共産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要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增強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徹底查處、嚴懲不貸。
  小康社會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
  政治改革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要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
  臺灣問題
  我們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儘早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臺灣分裂勢力搞“臺灣獨立”圖謀的。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