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美國《時代》週刊文章:以務實達成和解成為中美雙方政策的重中之重
 
 
  來源:      日期:2002-11-08 11:19

    (作者: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學院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戴維蘭普頓)
  上周,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美國總統布希在克勞福德,布希甚至開車帶客人參觀農場。對於兩國來説,以務實的態度達成和解,這已成為雙方政策的重中之重。
  華盛頓要處理的戰略問題很多。美國面臨著要在大約60個國家清剿“基地”組織殘余勢力的任務,還要千方百計將承受著巨大離心力的阿富汗捏合在一起;美國還隨時有陷入以巴問題泥沼的危險;北朝鮮可能擁有核武器。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一個規模與德國不相上下的國家——而且目前還看不出有任何脫身的計劃,對於穆斯林世界的反應也沒有明確的看法。
  一些有影響力的美國人,如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認為,華盛頓目前關注的都是短期問題,對美國實力構成長期威脅的是中國。其實,布希政府上臺之初的確將焦點集中在北京身上,認為北京可能是個長期的令人頭痛的安全問題。與此同時,五角大樓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是“軍事競爭對手”。這種觀點當時看來是錯誤的,現在看來更是如此。美國現在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需要一個“中國問題”,同樣,中國也不希望美國成為問題。
  北京的戰略觀點是,美國對中國國內和外交核心政策目標有著最重要的影響。中國要保持穩定,就需要經濟的增長,而在中國的出口商品中,有40%出口到美國;美國直接或間接雇用的中國工人有成百上千萬之多;美國還是中國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提供國。此外,北京吸取了蘇聯的教訓,不願因為與美國搞毫無用處的軍備競賽而拖垮自己。至於臺灣問題,雖然美國是臺北的主要擔保人,但即便是布希政府也不準備支援臺灣獨立。要維持現狀,北京要與華盛頓進行接觸,而不是和它對著幹。
  “911”事件給中國和美國都提供了建立穩固的安全關係的契機。兩國利用這一契機共同致力於反恐怖戰爭。這樣一個危險的世界中,中美張開雙臂,給對方一個互利互惠的擁抱。這是來自克勞福德牧場的資訊。美國不需要中國這個敵人,中國也不想有美國這個敵人。今天如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也將如此。

( 稿件來源:摘編自《參考消息》 )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