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實現先進性和優越性的有機結合
 
 
  來源:      日期:2002-09-13 15:26

 

    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永葆先進性是黨的建設的核心問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充分發揮這一優越性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江澤民同志在“531”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産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這一新的理論概括,為我們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機結合起來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


    黨的先進性是同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人民願望和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的進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永葆先進性,需要永遠追求、不懈奮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結黨的全部經驗,立足現實,放眼世界,面向未來,要求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不斷促進先進生産力的發展、先進文化的前進,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是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江澤民同志強調: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實際作用。這從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中,賦予黨的先進性以深刻的科學內涵,提出衡量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準,進一步回答和解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什麼是黨的先進性、怎樣保持黨的先進性問題。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這是必然的。但切不可離開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歷史進程看,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制度只有80多年,我國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曲折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要對已有幾百年發展歷史的資本主義取得比較優勢,就必須不斷改革和完善,加強自己的物質基礎、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使生産力更快更好地發展,思想文化更加繁榮進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歸根到底,社會主義制度只有在發展先進生産力、先進文化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才能最終代替資本主義。


    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緊密聯繫、相得益彰的過程。我們黨處於執政地位,是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發揮,取決於黨能否保持先進性。只有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與調整完善生産關係、根據經濟基礎的發展自覺地改革和完善上層建築中不相適應部分的問題,才能使社會主義制度在自我完善和發展中充滿生機和活力,顯示出優越性。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又要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檢驗和體現。黨的領導成果應當表現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從而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上。


    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統一于“三個代表”要求,貫穿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某種意義上説,就是以執政之基強盛執政之果,又以執政之果鞏固執政之基。而先進性和優越性,都要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産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