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從汶川到玉樹:中國民間志願者在成長

時間:2010-04-25 14:56   來源:新華網

  “通過網路和聯繫學校,我們招到了西南民族大學的30名藏族學生,馬上將進行心理培訓。”4月14日玉樹地震之後,作為成都市陽光成長志願聯盟的負責人霍磊一刻也沒閒著,“救援階段到了後期,精神層面的援助變得越來越重要”。

  考慮到玉樹地區民族和語言的特殊性,霍磊這次主要徵集藏族學生作為培訓對象,讓他們在掌握系統的救援技能後,利用自身語言和心理優勢對災民進行心理輔導。

  2008年,霍磊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災後心理康復基地成員的身份奔赴一線進行心理救援。“在持久的重建工作中,心理救援只是起點,最終都要回歸到社區救援中,教會他們自我救助才是最為根本的。”他表示,如何發掘救助資源,如何申請教育和創業基金,這些都作為新的嘗試傳授給災民。

  霍磊説,隨著志願者之間的交流愈加充分,民間志願者團隊將朝著系統化和理性化邁進。

  從汶川到玉樹,中國民間志願者在成長。據推測,汶川大地震中的志願者超過千萬人,其中,超過5萬名志願者在此後一段時間依然留在災區服務;而玉樹地震後,志願者們以更加理性、成熟的態度和科學、高效的方式,投入新一輪救助。

  郝南、遠山、霍磊,只是中國民間志願者隊伍中的小小縮影,卻在不同的領域書寫著民間志願者的成長歷程,見證著民間力量參與公共事件的力度。

  郝南表示,進一步完善志願者救災的應對和反饋機制是他持續努力的方向。

  “每一次災難後,面對在生死邊境線上岌岌可危的生命,如何更加快捷更加完善地救助他們,是志願者應該審視和思考的。”説到“生命”這一字眼時,他不自覺地抬高了一個聲調。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