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之變——來自大草原的科學發展報告

時間:2012-09-23 14:31   來源:新華網

  新世紀以來,內蒙古糧食生産實現了“八連豐”,糧食總産由2000年的248.38億斤增加到2011年的477.5億斤,增長了1.9倍,成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産區之一,已穩定具備每年外調糧食150億斤的能力。

  從二十多年累計調入糧食400多億斤,到每年凈輸出150億斤,這是怎樣的歷史跨越!

  畜牧業在推進禁牧、休牧的情況下有了長足發展。去年,內蒙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0762萬頭(只),連續七年保持在1億頭(只)以上;牛奶、羊肉、山羊絨等畜産品産量穩居全國首位。

  十年間,依託煤炭資源優勢而形成的能源工業、化工産業、冶金産業,依託農、畜産品資源優勢而形成的農畜産品加工業,形成了四大支柱,共同托起內蒙古工業化的天空。

  工業化的迅猛推進,加速了內蒙古城鎮化步伐。

  數據顯示,內蒙古城鎮化率從2000年的42.7%提升到去年的56.6%,年均提高約1.3個百分點,相當於每年新增一座近30萬人的中等城市。

  “這標誌著內蒙古已經實現從農牧業人口為主向城市人口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説。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