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追求卓越,默默奉獻——
盛會的成功,來自於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強大支撐。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全心為民的服務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嚴謹科學的實幹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無不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實質。在奧運會和世博會的籌辦舉辦過程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展示。
盛會的成功,來自於每一個中國人的自覺奉獻。無論是從ABC開始學習英語的計程車司機,還是刻苦演練的奧運禮儀小姐;無論是講文明講禮貌的小學生,還是在一線辛勤工作的志願者,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奧運進社區”、“奧運進校園”、“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在奧林匹克宗旨的促進下,城市功能在改善,服務水準在升級,環境保護在推進,公民素質在提高。
這兩大盛會在中國的舉行,也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産。“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深入人心,極大地提升了全社會的環保意識、科技意識、文明意識;活躍在奧運賽場內外的上百萬志願者、拉拉隊和觀眾,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真誠、熱情和包容的珍貴;創新作為世博會不變的靈魂,為中國未來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之路提供了無數的靈感和啟示。
經歷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大考”的中國人,完成了從“看世界”到“融入世界”的完美轉身。
一個民族的崇高精神是需要傳承接續的。井岡山精神,為中國革命播撒燎原火種;長征精神,挽救中國革命于危難中;延安精神,支撐我們奪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不斷豐富。精神是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秉承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人民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 十六大以來中國改革發展歷程述評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