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成功實施的十年
 
 
  來源:      日期:2007-07-01 12:13

 

     “一國兩制”是國家解決統一問題的戰略方針,也是統一後維繫國家統一、處理中央與特區關係的根本指導原則。“一國兩制”是否可行,不僅要看回歸前,更要看回歸後能否據此妥善處理“兩制”之間産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如果説1997年以前“一國兩制”主要是作為政策加以實施的話,1997年以後“一國兩制”主要是通過其法律載體——基本法加以實施。回首過去10年,“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實施是非常成功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憲法和基本法賦予中央的職責得到了切實履行

     香港回歸後,中央根據“一國兩制”的方針和基本法,履行起了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根據基本法的規定,中央負責香港的防務、外交、立法的備案審查、基本法的解釋等事務。回歸後,在涉及香港的外交和國防方面中央做了大量工作。回歸前港人普遍對駐軍有很大的疑慮,回歸10年的實踐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香港駐軍確實是一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得到香港居民的廣泛稱讚。外交部在全世界範圍內為港人提供服務,及時處理了多起涉及港人的事件,為香港居民提供了充分保護,得到了特區居民的高度肯定。

     從香港發展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解釋香港基本法的有關條款(1999年、2004年、2005年),兩次作出有關決定(2004年、2006年),有力地維護了香港的繁榮穩定,解決了特區發展中遇到的重要問題。此外,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中央政府都給予特區巨大支援。例如兩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開放“個人遊”,支援大型國企入境上市等,都極大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復蘇,使香港渡過了難關。

     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成功實施,有賴於特區政府和全體市民的努力,也有賴於中央切實履行自己的憲制權力和職責。中央對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負有憲制上的責任,對特區的繁榮穩定也負有重大責任。國家“十一五”規劃強調支援香港繼續發揮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位的作用,這是中央貫徹“一國兩制”的又一重大舉措。

     二、兩種社會制度保持了不變

     香港回歸後,根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實,原有資本主義制度保持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沒有“內地化”,香港的資本主義依然繁榮昌盛,香港的“那一制”沒有被社會主義同化。與此同時,回歸10年實踐也證明,中國內地的“這一制”即社會主義也沒有被香港同化,社會主義事業在內地依然蒸蒸日上地發展。

     這樣就達到了“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設計目標: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在統一後的中國共同存在,“我不吃掉你,你也不吃掉我”。這充分證明在維持“兩制”方面,10年實踐也是成功的。在如何處理“一國”和“兩制”的關係方面,我們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經過10年磨合,“一國”和“兩制”的辯證統一關係已經得到普遍認可,二者沒有根本矛盾,應該是一體兩面、互補互惠的統一關係。

     三、香港實現了持續繁榮穩定

     “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並非僅僅是靜態地維持兩種制度不變,而是要在不變的基礎上,繼續往前發展。1997年前後,一些人士曾經懷疑“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否可行,擔心1997年香港回歸可能會導致大倒退甚至“災難”。實踐證明,這些擔心是多餘的,今天的香港仍然是亞太區主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旅遊和資訊中心,是世界第十一大貿易體、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及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黃金交易中心。2006年香港新股集資額超越紐約及東京,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倫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香港失業率降到八年半來最低,恒生指數超過兩萬點,創歷史最高。

     最近倫敦市政府發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認為香港已逐步成為亞洲地區最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綜合實力全球第三,緊隨紐約與倫敦之後。美國傳統基金會日前公佈2007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第十三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今年4月15日,英國首相布萊爾會見到訪的中國客人時表示,香港政權移交中國時,人們曾對香港的前途抱有各種擔憂,但事實證明,香港在過去的10年保持著繁榮穩定。可見,10年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香港得到落實,香港不僅實現了繁榮穩定,而且相比回歸前在許多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步。

     在中央政府支援下,回歸後香港國際活動空間不斷擴大,國際地位顯著提升。

     四、在法治和人權保障方面取得驕人成績

     香港本來就有很好的法治傳統,10年來在維護法治方面香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回歸後談法治,首先是“基本法之治”,因為基本法作為香港新的憲制性法律在香港具有淩駕地位。基本法實施10年來的經驗證明,它是完全符合香港實際、切實可行的,基本法規定的各種制度和體制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基本法作為憲制性法律的地位正在確立。由於兩地法律制度的不同,對具體的法律條款有不同認識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通過“人大釋法”和其他法律機制,兩地法律界已經初步找到了“一國兩制”下兩地法治的磨合機制。

     此外,香港立法機關制定了大量本地法律,進一步完善了本地的法制。

     香港司法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維護,司法保持了獨立,無論是中央政府或者特區政府,沒有干預特區的司法,對法院給予了應有的尊重。香港特區的司法和政府清廉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同。

     回歸後,港人繼續享有廣泛的自由和人權,香港的人權保障比回歸前更加完備;有關人權保護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繼續在香港生效,通過香港特區的法律予以實施。

     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回歸後依法享有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香港同胞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制度與內地同胞一道成為國家的主人,參與國家各種事務的管理。回歸後,香港特區第一次組織代表團參加全國人大的工作,特區居民有些還擔任了國家部長級的官員,有的代表國家成功競選成為國際組織的總幹事。國家越來越多專業資格考試對港人開放。這些都為港人提供了更多的權利自由和發展空間。

     五、政制民主不斷往前推進

     基本法的一個重要立法指導思想就是要推動香港民主的發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必須由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中央不派官員到特區政府任職。從“英人治港”到“港人治港”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民主進步。基本法還規定,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體議員最終實現普選産生。

     在民主發展方面,回歸10年香港居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根據基本法,香港居民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法定形式參加了行政長官的産生過程,剛剛結束的第三任行政長官的選舉結果與各種事前民意調查結論高度一致,表明瞭行政長官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在立法會60名議員選舉方面,分區直接選舉議員人數1998年第一屆立法會是20名,2000年第二屆立法會擴大到24人,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直選議員擴大到30人,佔到議員人數的一半。

     為了進一步推動香港民主政治的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4年4月6日解釋了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明確了政制發展的啟動程式。據此4月15日行政長官董建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産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決定,批准香港特別行政區朝著更加民主化的方向修改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産生辦法。香港特區政府經過18個月的廣泛諮詢,2005年12月21日向香港立法會提出了一個更加民主的政制改革方案。儘管這個方案沒有獲得立法會通過,中央和特區政府仍然表示將依照基本法進一步推動香港民主的發展。目前,香港社會各界還在就政制發展進行廣泛的討論。只要嚴格按照“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辦事,香港一定能夠最終實現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體議員普選産生的目標。

     六、港人對國家的認同程度有極大提升

     作為實現並維繫國家統一的新方式,實施“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首要目標是實現“一國”。1997年,中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這是從法理上、主權上和地理疆域上實現了“一國”。隨著1997年7月1日淩晨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中國軍隊和平接管香港,這個階段的“一國”圓滿完成了。此後“一國”問題就轉變為如何使香港居民從內心深處接受並認同祖國。回歸10年來,中央和特區政府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港人的“一國”意識有很大提升,對國家的認同得到加強。

     判斷港人國家認同轉變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港人持有護照的變化。2007年4月,在700萬居民中持有特區護照的人數已經超過400萬,持有英國BNO護照的為150萬人。另外,當年移民外國的港人現在越來越多返回香港,“鳳還巢”現象方興未艾。香港中文大學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港人都自覺愛國愛港。以10分為滿分計,受訪者自覺愛國的平均分近6.5分,愛港的平均分近7.6分。當然,儘管在實現“一國”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實現人心回歸仍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結論

     根據香港大學2007年4月進行的調查,香港巿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大幅上升至78%,創歷史新高;81%市民表示對香港前途有信心,89%表示對中國前途有信心,均達到1997年以來的新高。儘管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都是前進中的問題,是可以克服的。總結實施“一國兩制”和基本法10年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國兩制”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其本身也要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基本法既是“一國”之法,也是“兩制”之法,要全面加以貫徹實施。胡錦濤主席曾經指出:“一國兩制”是一項開創性事業。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央政府和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面臨的嶄新課題。我們需要在貫徹“一國兩制”的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前進。

     總之,“一國兩制”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是中國對人類當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貢獻。我們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國兩制”,既要看到“兩制”,也要看到“一國”,把“一國”和“兩制”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應該深入挖掘“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帶來的各種好處、便利和機遇,讓兩種制度相互學習,把兩種制度的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兩制”的雙贏,並進而創造出更高級的制度文明,為香港和祖國的繁榮穩定、為人類的進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作者:王振民 單位:清華大學法學院)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