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駐港總領事佐藤重和:香港是中日關係積極因素
 
 
  來源:      日期:2007-06-28 10:24

 

  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七日電 題:香港是中日關係的積極因素 ——訪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佐藤重和

  中新社記者 陳伊敏

  “時隔十年,我很高興看到香港一切都欣欣向榮,政治穩定,經濟蓬勃發展。”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佐藤重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採訪當天,窗外大雨淋漓。佐藤重和沉思片刻後,用流利的普通話娓娓道來:“那天也是一個雨天。一切好像發生在昨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讓佐藤重和記憶猶新。當時,他以日本外務省中國課長身份,隨日本外務大臣參加了回歸典禮。

   “典禮上,我很感動。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永遠結束了。能夠見證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的一刻,十分榮幸。”他説,“上天似乎也被感動了,一直大雨滂沱。”

  佐藤重和回憶説,參加了回歸儀式的第二天,他回到東京,得知泰銖大幅貶值,亞洲金融風暴隨後也席捲而來,對香港的經濟産生了深遠影響。零三年的SARS,又讓香港再度面對經濟衰退。

  “但是,香港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成功。”在佐藤重和眼中,十年實踐證明了“一國兩制”這個前所未有的構思“很成功”。十年前,誰也沒有想到香港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高度。“現在的香港,更有活力,更熱鬧了”。

  “銅鑼灣更是遊人如織,人聲鼎沸。中環也那麼繁華。中午,領事館的官員到外面吃飯,有時候難以找到座位。”佐藤重和笑言。

  佐藤重和自一九七四年起進入日本外務省,長期以來從事有關中國的工作,對中國內地、香港事務一直十分關注。被譽為“中國通”的他,七十年代在上海復旦大學修讀中國現代文學,是當時唯一一個日本學生。先讀“革命文學”,學“樣板戲”,再讀茅盾、巴金、老捨得著作。當時的他對一切感到“充滿新鮮感”,至今説起仍回味無窮。

  去年九月來港履新,佐藤重和再度踏上中國的土地。他跟香港人一樣,喜歡去茶樓“飲茶”,還常常宴請香港朋友到官邸吃私家廚師炮製的“絕對正宗”日本料理。

  今年恰逢日中邦交正常化三十五週年,佐藤重和特別提及,希望可以為推動中日關係出力,加深中國人對日本的了解。他認為,香港作為中國和日本友好關係的橋梁,在經貿合作和文化上拉近了中日的距離。

  “香港不僅了解自己的祖國中國,而且也了解日本。所以,香港是日中關係友好發展上的一個積極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

  日本是香港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內地和美國。香港是日本的第四大投資對象,截至二零零五年底,直接投資的累積總額達到一百六十九億美元。佐藤重和説,大約兩千一百家日資公司在香港設有辦事處,在港日資銀行多達十七家,“香港經濟的持續蓬勃,來港的日本企業無疑還會繼續增加”。

  “正是因為香港的經濟越來越好,日本公司在港辦公室的租金也越來越高了。”佐藤重和説完又笑了。

  為何有那麼多的日本企業來港?佐藤重和認為,“一國兩制”保證了香港具有透明的法制、高效的營商模式、健康的市場機制。中國經濟正在高速增長,香港作為中國南大門,以其獨特的優勢吸引著日本企業繼續以此為橋梁,到內地投資、做生意。

   佐藤重和還高興地指出,日本和香港的關係“已經相當密切了”。去年,共有兩萬七千名日本人在香港居住,有一百三十多萬日本訪客來香港旅遊。同時,有超過三十五萬名香港人到日本旅遊,超過三萬人正在學日語,到日本大學就讀的人數也在上升。

  香港的“哈日旋風”十年來沒有減弱,日本流行文化對香港的娛樂及消費文化都大有影響。日本的電視劇、流行樂、動漫、時裝及料理在香港人的生活中風靡已久。佐藤重和把這些稱為“軟實力”,他認為,是文化把日本和香港的拉近了。

  最近,日本領事館的一項調查發現,香港的四個主要電視臺每週播放日本製作的節目多達四十八個。這讓佐藤重和“喜出望外”,他感嘆:“日本的歌手、藝術家來港演出是常事。香港人對日本的了解之多、之深,出乎我的意料。香港年輕人對於日本的景點、美食,比我知道得還多呢。”

  佐藤重和還表示,香港不僅在中日的經濟、文化方面起到橋梁作用,更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兩種文化在這裡匯合,得到更多交流。他舉例説,隨著“自由行”的開展,越來越多內地遊客來港,在此遇到日本人,接觸日本文化、産品,在有形無形的交流中,增進了對日本的了解。

  採訪結束時,佐藤重和不忘強調:“我相信,香港未來會繼續繁榮,繼續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