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文章稱香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具活力
 
 
  來源:      日期:2007-06-13 11:03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美國《時代》週刊6月7日刊登佐赫阿卜杜勒賈利姆寫的一篇香港回歸10年專題文章,題為《晴間有雲,1997-2007年》。該文以25頁的篇幅評估了香港回歸10年的變化,否定了其姊妹雜誌《財富》關於回歸將令香港“死亡”的預言。現摘發如下:

  1997年7月1日午夜剛過,在一個璀璨而辛酸的儀式上,香港從一個古老帝國的最後一顆寶石變成了一個新的全球大國的組成部分。面對這座城市從英國移交給中國,香港人民百感交集:為新的開始而高興;為送別英國人而悲傷;為回歸祖國而驕傲,為未來而擔憂。如今,根據大多數標準來衡量,香港的情況非常好,但它同時表現出了一種集體的憂慮。隨著香港度過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的第一個10年,它面臨著一系列連鎖性的問題,它過去和將來的所有挑戰都源於此:我是誰?我想變成什麼樣子?我能完全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嗎?我會得到允許嗎?

  不管結果怎樣,香港的未來與中國緊緊相連。一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會之一,極富創業精神,在精神上非常獨立。另一個則是這樣一個國家:它讓封閉已久的國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以地球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讓更多的人擺脫了貧困。雖然差距很大,但兩者互相學習、互相依賴、互相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還互相脅迫。

  香港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是全球經濟重要的驅動器,將中國製造能力的原始力量傳送到一個分配消費品的全球體系。這座城市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是一個獨特的試驗,這個試驗很可能成功,但也可能失敗:在中國境內創造一個自由的、國際化的城市。在從漁村變成現代化都市以來的很短時期內,香港經歷了戰爭、難民潮、瘟疫、旱災等,反覆粉碎災難預言者的預言,不斷重新振作。僅僅在過去10年裏,香港就經歷了地區金融危機、禽流感、非典等,這座城市的一連串好運常常看起來即將結束。本刊的姊妹雜誌《財富》曾糟糕而錯誤地預測,香港回歸中國會導致其“死亡”。

  然而,香港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具活力。在交接前夕,作為香港健康狀況關鍵晴雨錶的股市指數處於創紀錄的15200點;今天,股市指數已攀升至21000點附近。地産價格(在很多方面是衡量香港成功與否的最好指標)在交接後曾有所下探,在非典後又再次出現了下跌,但現在,香港的地産價格已經高得驚人。現年80歲、退休後留在香港的前布政司鐘逸傑説:“在1997年,事情並未戛然而止,而是仍在繼續,這就不同尋常。生活在繼續。”

  應該説,香港一直是一個中國城市。即使是在香港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的156年中,它的非中國人口一直都只佔十分微小的比例。與其他殖民地不同,香港從未把那幾個位於北大西洋中的潮濕島嶼當成自己的祖國,香港一直都有一個自己的、完美的祖國。

  然而,中國香港保持了原來的面貌。香港就是香港,它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現代德高望重的領導人鄧小平在1984年與英國人達成協定,確立“一國兩制”的原則時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明智的北京決策者早就意識到,香港人對中國的情感是錯綜複雜的。如今香港人因屬於中國而自豪,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更突出了這種自豪感,但其中也夾雜著謹慎和小心。有許多情感包袱,因此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香港科技大學的戴維茨威格説:“香港正處於過渡時期,它正進行政治變革的試驗,其商界正努力尋找未來,人口統計數據在不斷變化,它甚至不知道應該説哪種語言。”要解決何時使用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三種語言都很有用、也很重要)就夠難的了。

  香港必須審視它的經濟前途。作為正在崛起的中國的一部分,幾乎保證它會繼續保持繁榮。但是內地既是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內地的新港口吸納走香港的貿易,其低廉的勞動力帶走了就業機會,先前是製造業,如今是服務業,隨著中國逐漸放寬投資限制,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繞開香港,選擇直接赴內地投資。

  因此,香港需要一個經濟應急計劃。行政長官曾蔭權把紐約和倫敦作為香港的基準。他表示,希望香港至少要成為亞洲的首要金融中心。但香港面對來自東京和新加坡的嚴峻挑戰。現在的新加坡已經變成一個全球生物科技中心,對研發投入鉅額資金,爭取學者和學術機構的支援,而香港還在依靠著地産和金融服務等傳統的財富來源。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説:“我們不能創新。在建立全球性經濟研發中心等方面,我們落後了。”

  就新的思路而言,香港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經濟保持發展,貧富差距仍不斷擴大;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空氣品質卻越來越差;港人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而英語水準下降;香港想趁中國發展之機賺錢,同時卻竭力維護自己的獨特性。

  不過,不要把困惑誤認為絕望。事實上,中國的領導人在1997年確實並不知道他們會收回什麼,這也是他們要求撤出的英國人保持香港平穩過渡的原因,他們希望繼承一種諳熟的東西。中國不期待任何驚喜,一些人相信這仍然是北京現在的態度。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説:“別惹出金融風波,別惹出政治風波,別惹出社會風波,總之,別出亂子。”

  這樣的評估多少還停留在回歸前的思維,現在中國的領導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善於處世。他們知道,中國自身的經驗證明,沒有一個地方的發展是靜態的。如果有,那才是金融、政治、社會問題聚積的時候,才會真正有麻煩。中國內地和香港都在前進,只是現在還不清楚他們到底是以平行、融合還是衝撞的方式前進。

  香港是一個搏動的生命體,由世界上最富有創業精神的人們組成。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身份危機與否,香港明白,在這樣一個幸運時刻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真的是太走運了!此時此刻,中國內地正變得日益自由和開放,可以給予香港——這個混血的、有點外國風情的孩子可能連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機會。經濟學家奧瑞爾説:“我看不出香港人有什麼理由要感到悲觀。我們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我們卻不受中國規則的限制。還有比這更好的嗎?”的確,如果你才10歲,眼前卻擺著整個世界,那是怎樣一個境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