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內地”到“北水南調”——香港與內地經濟互動激蕩發展新動力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陳鍵興 賀偉 趙博)1980年初,港商伍淑清參與投資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成為內地批准的首家合資企業;2007年5月,中國銀監會頒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境外投資範圍的通知》,受此有利內地資金流入香港證券市場的措施激勵,港股隨即創下日成交額的歷史新高。將兩 個相隔27年的事件並列,能夠看出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形態所發生的演進。
分析人士認為,從“投資內地”到“北水南調”,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已由早期的港資單向注入內地發展到更活躍、全面、深入的雙向互動。而這一轉型中的關節點正是舉世矚目的“香港回歸”。
回歸前的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突出表現為內地對港資的吸引。眾多港商成為最早涌入內地市場的境外投資者,他們將資本、技術以及聯結國際市場的管理經驗注入內地,也從中收穫著巨大的市場價值。
對於這一階段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的形式,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劉佩瓊認為,從1985年開始,香港已確定作為中國一個內地轉口港的地位,當時粵港兩地“前店後廠”的模式讓雙方都“大發展、大得益”。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則説,這種合作關係推動了香港從輕加工製造業到服務經濟的轉型,也促進了內地的改革開放,港商扮演了內地市場經濟的“啟蒙老師”。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對於其未來發展,部分人士曾經有過憂慮,認為回歸將成為香港活力的“分水嶺”,擔心隨著內地經濟快速崛起,香港經濟將面臨“邊緣化”甚至“死亡”的危機。
然而,十年來的事實卻證明,香港的經濟傳奇仍在延續。美國《時代》週刊今年6月的一篇文章説:“香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具活力。”另一篇題為《中國聯繫》的文章則指出:“香港的投資和技術促進了中國內地的經濟建設,現在正在得到回報”。
回歸後,一個雙向互動的更便捷、有效的經濟合作平臺在香港與內地之間搭建起來。十年來,在香港投資內地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的同時,內地資金流主動注入香港的“北水南調”現象,使得彼此的經濟關係更趨正常化,為各自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更良性的支撐。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和隨後的全球經濟衰退以及嚴重的非典疫情,都使香港經濟一度陷於困境。而2003年6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安排”)的簽署,使情勢發生了足以寫入香港經濟史的逆轉,香港的GDP在2004年就實際增長了8.6%。輿論形容當時的情形是“香港經濟從L形的長期低迷開始轉向U形的復蘇”。
“安排”的簽署實施標誌著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內地與香港著手減少和消除貿易投資方面的制度性障礙,並形成制度性合作。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安排”的簽署實施積極推動了香港、內地的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商品和要素自由、雙向流動。建立開放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加強産業的協調發展、加速經濟的全面融合,已成為內地與香港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去年底,內地對香港投資存量已達400億美元,佔內地對外投資的57%;累計在港上市內地企業達367家,市值60170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48%。
財經專家指出,狹義的“北水南調”指的是內地企業和資金介入香港證券市場,其發端是1993年“青島啤酒”以H股形式成功在港上市,但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真正産生規模效應還是在香港回歸之後。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底曾刊發專文説,“倫敦和紐約之間圍繞‘股市老大’的爭論,卻遺漏了一個醒目的題目: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融資行動是在另一家證交所進行的”,“在全球規模最大的25次首次公開發行中,香港交易所主持了6次,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創紀錄的220億美元上市”。
專家就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産生的效應分析指出,這不僅擴大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模,而且優化了其上市公司結構,有利於香港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北水南調”另一個在資本市場的重要指標性事件就是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曾就此表示,中國銀監會放寬QDII在香港的投資範圍,體現了香港是國家的首要國際金融中心,可促進內地與香港的雙向資金流動,為香港金融界提供更多、更好的商機和優勢。
廣義的“北水南調”現象並不止于資本市場,還包括了內地企業和民眾在港置産、消費的增加。旅港福建商會理事長盧文端對記者説,“香港的辦公樓等房地産項目賣得好,就與內地企業來港布點有關係。”香港“蘭桂坊”和海洋公園老闆盛智文説,“‘個人遊’如同打開了水龍頭,讓內地的財富流入香港。內地遊客在香港經濟復蘇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張燕生則認為,所謂“北水”包括了內地的“政策水”、“資金水”、“人才水”,這會使香港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對內地與香港的共同發展有著強有力的支撐。
回歸十年來內地與香港的經濟關係的調整和發展,促進了各自經濟活力的增長。專家和輿論都認為,這種雙向互動的態勢將不斷持續下去,互蒙其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