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魂”與“體”辯證關係芻議

時間:2011-10-26 16:45   來源:人民日報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産品創作生産傳播各方面。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文化建設中的靈魂作用,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全會《決定》突出強調的一個重點。學習領會全會《決定》這一精神,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文化“魂”與“體”的辯證關係。

  文化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從精神生産的特有屬性和內在規律來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虛體部分和實體部分,虛體部分就是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實體部分則是承載文化精神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體現,是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後者是文化之“體”,是文化實現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徑,是文化生産力的重要依託,決定著文化精神價值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魂”與“體”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統一于精神生産和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離開了“魂”,“體”就失去了精神價值的支撐,就會空洞無物,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甚至偏離正確的方向;離開了“體”,“魂”就無所依附,難以傳播,文化的精神價值就難以實現,就難以發揮教育引領的作用。

  當代中國文化之“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層次的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充分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要求,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了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是一個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當代中華文化的“魂”,引領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當代中國,一切文化産品只有生動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氣神。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魂”是一切文化産品創作、生産、傳播的生命所在,不管以什麼形態承載、傳播,都必須保持崇高的精神價值,不存在商品化的問題。

  當代中國文化之“體”有多種形態,包括國民教育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産業體系以及各種形式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如小説、電影、戲曲、動漫等)。這些“體”作為文化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都是承載、傳播文化精神價值的重要載體和形式,都承擔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魂”的重要功能。因此,只有把“體”做大做強,才能使文化之“魂”廣為傳播、深入人心。

  文化“魂”與“體”的辯證關係,揭示了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正確認識和把握二者的辯證關係,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廓清對文化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思想性知識性與藝術性觀賞性等一些重要關係的模糊認識,進一步增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積極培育、大力提升文化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價值,確保文化建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方向前進;進一步增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大力推動繁榮文化産品創作生産,涌現更多的精品力作。充分發揮國民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競爭力強的文化産業,催生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加強文化載體建設,增強文化傳播力,使當代中華文化之“魂”廣為傳揚、影響深遠。特別是要深刻領會發展文化産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快發展文化産業,不斷增強文化産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為更加廣泛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總之,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正確處理文化“魂”與“體”的辯證關係,在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文化的“魂”,創新和用好各種文化的“體”,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做到形神兼備、強“魂”健“體”,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永春)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