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5月12日,徐莉莉的6位親人被無情地壓埋在汶川的廢墟下,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陽光。她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一時哭得天昏地暗。但徐莉莉很快意識到,作為一個紐約四川籍的僑領四川同鄉會會長,抹去眼淚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上街頭,加入到為家鄉父老募集善款的洪流中。
並不富裕的徐莉莉在災難發生後的幾個月中,在各個場合共捐出了6800美元。當她與紐約華人社團聯席會的同仁們把在街頭、劇場、飯店等場所募捐而來的20萬美元交到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彭克玉的手中時,她心中感到了一絲安慰。
與徐莉莉一樣,許多生活在紐約的川籍同胞仍在繼續奉獻著這種無疆的大愛。支援汶川的愛心行動仍然在進行中。
徐莉莉説:“對親人的愛沒有句號。我們也永遠不想畫上句號。”
在汶川大地震兩週年來臨之際,她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吳貝拉,一個典型的ABC,即人們所説的在美國出生的華人,正在為她的“愛心募捐基金”而忙碌著。她正在説服包括摩根大通公司在內的一批財力雄厚的美國公司加入到這個項目當中,以使這個基金真正成為一個幫助家鄉親人災後重建的“錢袋子”。
吳貝拉的父親是一個地道的成都人。從四川的擔擔面到川劇的變臉,家庭的熏陶使吳貝拉這個從小浸淫在美國多元文化中的美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根原來在遙遠的四川盆地。地震發生後,吳貝拉下意識地感到,應當為血脈相連的祖籍家鄉父老做些什麼。於是,她想到了學校,想到了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們。2009年夏天,她帶著一批十二三歲的美國孩子前往汶川。這批充滿愛心的孩子不僅把純正的英語教授給中國的孩子們,同時也給剛剛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孩子帶去了希望和歡笑。
“類似的善舉數不勝數,”徐莉莉説。許多川籍的華僑華人都是這樣默默地奉獻著,因為他們都把這種奉獻當成了“理所應當”和“一種快樂”。
不僅是在紐約的川籍同胞,無數“編外川籍”同胞也同樣關注災後的汶川,因為他們在2008年的那個夏天就認同了一句話:“無論我們説什麼方言,面對汶川,我們都是四川人。”
徐莉莉的好友李莉、一個曾經在華爾街打拼的聰慧女子,利用她與金融機構建立的良好人脈,廣泛籌集資金,在汶川成立了一個愛心基金。“如今一所由這個基金資助的漂亮學校已經在汶川拔地而起。經過那所學校的人們,看到的不再是廢墟,而是希望,”徐莉莉説。
“李莉雖然不是四川籍鄉親,但她是鐵桿的編外川籍同胞。我們每次開展與汶川有關的活動,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我們都把她當作一個不會説四川話的同鄉人。”
“這是一種災難與血脈鑄就的感情。我們終日為生計忙碌,也許長時間無暇給家中的父老撥一個問候的電話,但大災面前,我們恨不得能傾我們所有幫助家鄉的親人渡過眼前的困難,”徐莉莉説。
每當回想起災難後那些令人唏噓、令人熱淚盈眶的場景,徐莉莉總不會忘記那些在紐約艱難謀生的家鄉人。“每當我想起那些平時僅靠一塊麵包將就一頓飯的打工者毫不猶豫地把一個月的工資全部投入到捐款箱的場景時,我的心頭就會涌起一種激動,它鞭策我要繼續做好支援家鄉災後建設的工作。”
徐莉莉去年春節曾經帶著複雜的心情悄悄地去看了都江堰,也走進了曾經令她傷心欲絕的北川。當她看到全中國人民都在把愛源源不斷輸送到災區的壯觀場面時,感動之餘,她覺得應當與紐約的華僑華人們加緊他們的愛心行動。
“災區的建設如火如荼,我們也要把一些項目落到實處。我希望,通過僑胞的努力,更多通過華夏兒女捐助的學校和圖書館早日並將永遠佇立在那片土地上。我們還希望帶回去更多的設計師和更多的資金,也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延續我們這種割捨不斷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