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頻發地震的日本的國民之一,我想要向四川災區的朋友致衷心的祝願。”4月24日,一位日本友人通過郵件傳來她對四川災區的深切關心。一個月前,在她的陪同下,記者在日本採訪了時任日本國際救援隊隊長、現任日本外務省國際合作局國際緊急援助室長的小泉崇先生。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小泉崇和60名隊員一起,先後在青川、北川等地參與了地震救援工作。救援期間,日本救援隊隊員向一對遇難母女默哀的照片,感動了整個中國。交談中,小泉崇憶起了當時救援中令他感動的細節,並披露了救援時的一些細節。這也是他回國之後,首次接受四川媒體的採訪。
[關於救援]
“遇難母女情景最難忘”
回想當時,小泉崇先生仍面色凝重:“5月17日在青川發現她們時,媽媽是臉朝下的姿勢,好像要保護那個嬰兒。我們幾個隊員都流下了眼淚。在那樣痛苦的情況下,她們的家屬都對我們表示感謝。當時的情況我現在都非常難忘。”對於那張默哀照片,事後有媒體報道説,這是日本救援隊的慣例。小泉崇先生則解釋道:“當場默哀並不是我們的慣例。我們感到非常遺憾,而且非常同情她們母女。因此,並不是由我或者誰來命令的,而是隊員們主動地、自然地集中在一個地方開始默哀。”
“稀飯加榨菜很好吃”
由於時間緊急,日本救援隊隊員去青川時並沒有帶上多少食品。“當地一家老闆就在他被震垮的餐廳邊上,給我們做了稀飯和榨菜。”小泉崇回憶説,在那樣的情況下,老闆還對他們説:“對不起,我們只能做這麼簡單的菜肴!”“那時候不只我一個人,其他的隊員們也都説稀飯和榨菜非常好吃!”
“不知道志願者姓名”
眾多不計報酬、自發參與搶險的志願者給小泉崇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青川縣的醫院我們不分晝夜開展搶救時,有3名青年熬夜開車來回接送我們,給了我們很大幫助。”據説,三人中的一位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他們請了假開著自己的車來參加搶救活動。但讓小泉崇遺憾的是,這三位青年的姓名和單位他一直不知道。
[關於心理]
回國前後兩次摸底調查
緊張的救援工作結束以後,如何幫助隊員調整心理狀態,減輕心理壓力?對此,小泉崇先生並不回避。他介紹説,心理問題不僅日本救援隊,其他國家的救援隊都會遇到,“比如在北川中學,我們的隊員親眼看到跟自己孩子一樣大的學生們的遺體,心裏一定是很難過的。”在返回成都後,救援隊的隨隊醫生和護士就與隊員們逐個面談,了解隊員們有無心理問題,並提出建議。回到日本後,又向每一位隊員進行問卷調查,並把問卷調查的結果送到專門的醫療機構,由醫療機構對需要心理護理的隊員進行治療。
“據説這次我們參加救援的隊員之中有幾位出現了心理問題,但聽説情況不太嚴重。因為屬於隱私問題,所以最後他們的調查結果和治療結果如何,連我也不知道。”
[關於災區]
經常接到災區新的消息
小泉崇説,暫時還沒有近期訪問四川的計劃,但他的很多日本朋友們仍然在四川災區從事志願活動,他也會經常接到四川災區新的消息,如北川中學的情況等。“我們已經收到了北川中學的副校長對我們表示感謝的口信,並且已經把口信等資訊傳給了當時參加救援工作的隊員們。”
[連線災區]
“希望他們再來四川看看”
“我是發自內心地感謝曾來北川參與救援的日本國際搜救隊,所以才捎致謝口信。”昨日,獲悉日本國際救援隊隊長小泉崇已經收到他捎的口信後,北川中學副校長馬青平特別開心。他説,給日本救援隊捎致謝口信是在去年5月22日,沒有想到過去了這麼久,小泉崇先生仍然記在心裏,而且把口信傳達給了每一個隊員,非常令人激動。
令人意外的是,馬青平並沒有見過日本救援隊的任何一個人。雖然沒有目睹日本隊的現場搜救,馬青平卻在綿陽聽説了他們的事跡:在青川,日本隊員向遇難者遺體默哀;在地震廢墟上,日本隊員用手挖廢墟……5月17日深夜,上游堰塞湖水位攀升有巨大風險,剛剛抵達北川的日本救援隊連夜冒雨進入北川中學現場進行勘測、繪結構圖、確定搜救方案。馬青平説,日本救援隊的行為令自己深深感動。5月22日,馬青平在接受一家日本媒體採訪時真誠表達了這種感謝之情,同時拜託日本的媒體朋友傳個口信——回國後如果遇到日本救援隊的成員,一定轉達北川人對他們的感謝。
馬青平説,他期望這些國際救援隊成員今後有機會再來四川,親眼看一看如今發生的變化。目前,中國僑聯援建北川中學工作順利,5月12日將破土建設,預計明年9月1日可竣工開學。
華西都市報記者 鄭慶紅 石莉芳 實習生 羅佳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