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文化建設的發展方略--兼論文化自強

時間:2011-10-19 13:29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全面建設的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要使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等得到高度發展,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高度發展。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將依據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我國文化發展新形勢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新需求,作出《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十七屆六中全會還將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將有力推動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促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引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一、文化強國:

  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力量

  文化是經濟與政治、歷史與當代、民族與世界等社會生活的精神産物,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紐帶和標誌。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在某個階段、某個方面可能會出現不一致、不平衡的狀態,也就是“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小提琴”,但從總體上看,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與中華民族創造的影響世界的各種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或者説就是這些文明成果的精神內核與文化基石。一個國家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經濟、政治、社會的興旺發達為支撐,同樣離不開文化的興旺發達為支撐。各個民族的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卻有生命力強弱、影響力大小、持續力長短之別。一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不僅具有物質、科技、軍事、制度的力量,而且一定具有文化的力量。文化發展有其自身規律,既是一個長期積累的演進過程,又是一個引導培育的自覺過程,是按照處於主導地位的生産方式要求進行文化創造和精神生産的過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正是我們黨把文化自強建立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之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宏偉目標和戰略部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國不僅要實現從經濟大國到經濟強國、從科技大國到科技強國、從軍事大國到軍事強國的躍升,而且要實現從文化大國到文化強國的躍升。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歷經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中。文化的生命力在於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文化的感召力在於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中國共産黨始終忠實傳承、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積極倡導、努力發展中國先進文化,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使得中華文化愈益根深葉茂。當前,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已成為一種戰略資源和戰略武器,意識形態的競爭與較量從來沒有“終結”,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贏得文化的競爭與較量,從根本上説,還是要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僅是思想精神意義上的文化強國,而且也是經濟社會意義上的文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長,文化權益意識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的文化生産是屬於人民、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能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質和水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效的檢驗。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讓人民群眾既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逐步提高文化素質、塑造高尚人格,這也是文化自強的重要內涵。如果我們的精神文化産品,廣大群眾欣賞不上、欣賞不起、欣賞不了,這就很難造就文化的繁榮興旺。目前,在文化資源的配置狀況、文化消費的實際能力、文化需求的層次差異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平衡的情況,這正是要通過文化建設的科學發展加以改變,通過文化體制的改革創新加以解決,讓人民共用文化發展成果,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強國的精神旗幟

  文化具有民族屬性,同時具有政治屬性。任何國家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都有自己的社會制度,都要形成維護該社會制度的意識形態,都要以此為核心構建作為上層建築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反映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先進文化,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影響力和持續力的文化,是文化強國的根基。成為文化強國,並不僅僅是依靠文化産業的發達、文化産品的出口,根本在於主導文化是否走在時代前列、引領社會進步、符合人民利益。我們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表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強國的根本標誌和根本因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形式,繼承和發揚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堅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作為精神旗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著文化強國建設的方向;作為精神源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了文化強國建設的優勢;作為精神動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文化強國建設的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魂,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擺在首位、貫徹始終。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理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幹部群眾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理想支撐。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最具凝聚力的精神傳統,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的主旋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精神支撐。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要求,確立了人民行為的價值準則。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道德支撐。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著文化創作過程、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産業壯大、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人才培養等文化建設各個方面。推動文化創作繁榮發展,就要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創作生産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就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就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增強文化産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就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就要加強文化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增強文化人才的社會責任感,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國的根本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關於文化建設發展的基本目標原則、方針方法、體制機制的總和。這條發展道路是繼承民族文化優秀傳統,走在時代進步潮流前列,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文化利益的文化發展道路,是富於改革創新精神、保持與時俱進品格的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有了根本保證。

  把文化的先進性與層次性統一起來,促進文化的整體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此保證文化發展道路的正確方向。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此相適應的是社會文化需求、大眾文化追求具有多層次性。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從基本國情出發,以先進文化引領而不替代多種社會文化需求,以先進文化提升而不排斥多樣大眾文化追求。包容各種健康的文化趣味、合理的文化偏好,正是先進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就要形成先進文化、傳統文化、通俗文化等多層次文化共同發展的格局,形成百花齊放的態勢。

  把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起來,促進文化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中華文化推向新的高度,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改革開放、時代潮流的大環境,要求文化建設不能固步自封、閉關自守,必須適應時代需要,推動文化創新,吸收借鑒人類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走在時代前列,民族文化才能充滿生機、富於活力。

  把文化的人民性和多樣性統一起來,促進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用,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人民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等不同群眾構成,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就不能只提供一種內容、一種風格、一種品味的文化,而是要發展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文化,適應不同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即使是公共文化服務,也要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多種選擇;即使是文化産業,也要開發特色文化消費市場,提供個性化、分眾化、專精化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只有文化的多樣化發展,才能為文化的蓬勃發展開拓廣闊的空間。

  把文化的政治性和規律性統一起來,促進文化的科學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文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促使文化反映經濟、政治並服務於經濟、政治。文化的政治性不否定文化的規律性,政治性也是文化的規律之一。把握和遵循文化發展規律,能夠更有效地發揮文化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我國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束縛文化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必須創新文化發展理念,提高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準,形成文化建設強大合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顏曉峰 作者係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