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十八日在北京落幕,加強中共黨的建設成為全會主調。根據會後發表的公報研判,中共在面對新的世情、國情、黨情時,保持了理性、清醒的頭腦,不溢美、不漂浮、不自滿,冷靜面對四大考驗,提出的五大建設目標字字千鈞。
此間全會公報坦陳,中共的領導與執政水準、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與歷史使命適應,但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
公報指出,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
坦白而言,經過八十八年的奮鬥、六十年執政興國和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共帶領中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已經實現了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夢想。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讓世界驚艷,十萬大軍投入抗震救災的動員能力讓世人驚嘆,三十年走過西方兩百年工業化道路的經濟成績單讓人刮目相看……
儘管成就斐然,但中共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四中全會公報明言,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范仲淹當年在岳陽樓中記中寫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歷代士大夫家國情懷的光彩寫照;而毛澤東在帶領中共“進京趕考”、問鼎北京之際,以“兩個務必”(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告誡全黨,至今聽來仍振聾發聵。
而四中全會透露了這樣的資訊: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延續了中華民族古已有之的憂患意識和中共一貫的自省自勵傳統,在執政一甲子的當口,在迎接新中國六十年大慶的氛圍中,謙虛謹慎、不驕不躁,進行了冷思考,提出了硬任務。由此提出的中共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可謂切中關鍵。
中共要走出“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邏輯,需要思考的問題很多。執政根基如何鞏固、執政方略何以日臻完美,值得深思。改革進入深水區,利益關係如何平衡,需要智慧。市場經濟多元化,何以使執政隊伍拒腐防變、百毒不侵。世界格局風雲多變,金融危機衝擊仍未擺脫,“藏獨”、“疆獨”破壞民族團結,“臺獨”高危期雖已度過,但祖國統一仍舊路途漫漫。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對這個世界最大執政黨的嚴峻考驗。
歷史已經選擇了中共,而考驗也已無法回避。中共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面對之,則黨內須強筋壯骨,黨外須依靠人民。全會據此提出黨建五大任務,即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建設。
分析人士認為,此間提出的反腐敗建設頗有新意。中共要實現“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目標,反腐之劍必須時刻高懸,並能劍鋒所至、除腐革弊。而把反腐敗提升到黨建重大任務的高度,足見中共自我革新之志。(記者 徐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