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十一五”重點流域污染防治:休養生息 江河還碧

時間:2010-10-13 15: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滋潤著絢麗而厚重的中華文明,養育了一代代華夏兒女。可怕的污染,卻一度讓母親河濁淚橫流。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就是給水環境必要的時間空間,充分發揮水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更新功能,使水生態系統由“失衡”走向平衡,進入良性迴圈,實現人水和諧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國在重點流域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措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考核+核查”,重點流域水環境不斷改善

  2010年伊始,河南省在省域內的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18個省轄市實施地表水水環境生態補償制度。僅一季度,開封、週口、鄭州等10個省轄市就收到鉅額水污染埋單,共被扣繳“生態補償金”3718萬元。

  淮河流域涉及河南11個省轄市,設有22個檢測斷面,每個斷面檢測不達標都要繳納補償金。

  “3個月的扣繳金額逐月減少。1月扣繳1999萬元,3月已降為601萬元。”河南省環保廳監測站總工程師丁衛東説,3個月來,全省地表水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河南只是“考核+核查”下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十一五”以來,我國實施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制度,並實行了嚴格的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制度。

  “這些制度的實施推動地方政府進一步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承擔起流域治污的主體責任。”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説。截至2009年底,淮河、海河、遼河三個流域“十一五”規劃項目完成率分別為79.4%、72.7%、48.6%,提前一年超過了“十五”末的項目完成率。“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完成情況將遠好于“十五”。

  監測顯示,“三河三湖”、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松花江和黃河中上游等重點流域水環境持續好轉。將2009年數據與2005年相比較,除巢湖流域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沒有變化外,淮河、海河、太湖、滇池、松花江、三峽庫區及其上游和黃河中上游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均有所提高。

  人們欣喜地看到,昔日“醬油色”的河水正慢慢變清。

  鐵腕治水,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

  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環境保護形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摒棄“先污染後治理”傳統治污模式,實行最為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用高效的辦法解決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十一五”以來,這一理念正逐漸紮根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沃土,轉化為越來越多國民的實際行動。

  舉目神州 可以看見——

  在湖北宜昌,上百家企業搬遷,近80家小造紙、小水泥等“五小”企業關閉,20多億元先後投入水環境治理。

  在山東濟寧,環保百日會戰行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如火如荼,控水質斷面全部達標。

  在齊齊哈爾富區污水處理廠,百餘名施工人員正開足馬力搶工期,最大的主體工程CASS反應池全部完成,國慶節期間將達到通水條件。

  所有努力,都以我國水環境品質不斷改善得到報償。2009年,全國控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20.6%,達到《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目標。七大水系水質好轉,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57.1%,較2005年提高16.1個百分點。重點流域156個水質監測考核斷面中,125個斷面水質達標,佔總數的80.1%。

  同時,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2009年,全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與2005年相比下降了9.66%,距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10%的削減目標已經十分接近。

  更重要的是,重點流域各省以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為契機,以規劃考核和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為抓手,大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推動産業升級。

  比如,山東省大力推進造紙産業結構調整,淘汰規模以下企業,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強化污染治理,目前全省造紙行業的産量增加了1.5倍,利潤增加了3倍,而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卻下降了65%。

  科學規劃“十二五”,水污染治理任重道遠

  近年來,尤其是“十一五”以來,水污染防治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形勢仍不容樂觀,距離實現“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目標有很大差距,重發展輕環保的問題依然存在。

  首先,水環境品質有待進一步改善。隨著COD、黑臭等突出問題得到解決,一些歷史難題顯現出來,如重金屬污染、有毒有害有機物污染、農業源對水環境品質影響等。在部分地區,這些問題甚至威脅到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其次,各類環境安全隱患依然較多。重污染工業企業沿江河分佈現象普遍;工業企業超排、偷排問題時有發生,環境預警應急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再有,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但區域內産業結構不合理、重污染行業佔有比重較大、工藝技術相對落後、小型工業企業污染強度較高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尤其中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後,糧食安全要求高、農業源污染突出、治理難度大。這些嚴重制約了水環境品質的進一步改善。

  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資金、人才、技術的積累。目前,我國污染治理技術水準總體依然落後,人才和技術積累依然薄弱,一些關鍵技術瓶頸有待突破。

  星羅棋佈的江河湖泊,滋養了一個個魚米之鄉,孕育了綿延不絕的燦爛文化。決不能讓工業化城市化,給我們的生命之源帶來消亡的危險。

  國內外治理水污染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雖然水污染問題短期內很難徹底解決,但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可以解決。

  據悉,環保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研究編制重點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將在總結“九五”、“十五”、“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部署安排“十二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動水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