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陳平:告別摸石頭過河走向觀全局航海

時間:2010-10-18 16:5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陳平教授

  編者按:10月15日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集中聽取、討論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而“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

  在討論“十二五”規劃建議的同時,五中全會也將總結“十一五”規劃的完成情況。“十一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績?“十二五”規劃會佈局哪些重大的戰略任務?中國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和重點在哪?如何正確定位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我們還需要做什麼樣的努力?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理論頻道記者電話專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陳平教授。

  最近幾年開始有人認識到,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超出了西方主流學者的預期,中國的崛起,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西方知識分子開始反思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文明的局限,重新估價中國文明的潛力。中國是否要告別、或正在告別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把中國經驗總結、歸納出新的科學理論,社會發展是否進入了呼喚科學發展、理性規劃的時代?

  陳平教授認為,中國正在告別從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轉變成觀全局航海,這個全局要包括歷史的經驗,以往文明成敗的經驗。理解西方問題的根源,也就找到中國發展的機遇。

  “十一五”四大成就 中國的宏觀調控全世界最有效

  記者:在討論“十二五”規劃建議的同時,五中全會也將總結“十一五”規劃的完成情況。在您看來,“十一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績?在這些成績的基礎上,即將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即將實施的“十二五”規劃應該在哪些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善?

  陳平:我認為“十一五”時期,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如下幾個方面比較突出:

  一、中國的宏觀調控是最有效率的,經濟發展平穩過渡。如果從國際標準來看,有一個成績是舉世震驚的,就是中國政府證明了其宏觀調控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中國經濟發展平穩過渡。在奧運會以前,西方發達國家是不承認中國的經驗的,西方媒體聯手組織了一場全世界的反華鬧劇。沒多久金融危機來了,全世界都對中國服氣了,但這只是事實服,心裏是不服的。因為中國沒有理論來闡釋中國的宏觀調控為什麼能比其他國家做得好。國內一些人反而認為這是歪打正著,是國進民退等説法,往往是從西方中心論出發的主觀判斷,而非客觀的科學分析。中國為什麼宏觀調控和穩定發展做得比其他國家好,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二、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在拉動經濟上的效果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但是日本經濟在90年代停滯了十年,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卻毫不起作用,為什麼?。中國在面對金融危機出口大幅下降的時候,大力地投入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建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經濟發展是持續的。現在連美國也承認了,要學中國,巴西也要學中國搞基礎設施的建設。

  三、生態建設,尤其是西北地區的生態建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中華文明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業過度開墾造成的生態危機。新一輪市場經濟追求量的擴張,也鼓勵西北遊牧民增加放牧,導致沙化,這個嚴重的惡劣趨勢已開始得到了制止。我最近看到內蒙鄂爾多斯生態建設退牧還林、還草,整體改造做得非常好。當然,全國的生態危機並沒有全部得到解決,但是好多地區已經有成功的經驗,趨勢已經扭轉,這是中國2000年以來的一個重大成就。

  四、中國形成了幾個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中國不光是低端的紡織品、製鞋,在電子、汽車、機械製造等各行業各領域都有全世界很強的競爭能力。面臨金融危機雖然出口總量下降,但是中國的出口在西方市場的份額是上升的。這説明中國産品的競爭力,不僅是價廉,而且是一天天質優,這是中國“十一五”規劃非常成功的地方。

  “十一五”期間,中國也有值得反思的試驗,例如仿傚西方問題重重的社會保障模式加大了年輕人就業的困難,形式上取消城鄉戶口制度,假如不同時改革巨大的教育機會差距,並不能解決産業興衰帶來的就業問題,推進超大城市為主的城市化,出現城市農村兩頭空巢和交通阻塞、房價高漲的惡果,究竟是加大還是縮小城鄉差距,值得研究。房價高漲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中國教育體制的佈局不合理,城鄉結構和生態環境、國家安全的需要不匹配。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