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湖北長江堤防:十年建設 百年豐碑

  時間:2007-09-10 13:46    來源:     
 
 
  新華網武漢8月29日電(記者 郭嘉軒) 素有“洪水走廊”之稱的湖北省,襟江帶漢,江河縱橫,是水利大省,更是堤防大省。1998年以來,國家投入鉅資對湖北長江幹堤進行全面整治。經過十年建設,如今的湖北長江堤防,不僅完全改變了過去矮小單薄的舊貌,更在現代資訊技術的輔助下,實現了堤防險情實時監控。

  在“人水和諧”理念下築起的這條蜿蜒千里的“水上長城”,已成為沿江群眾心裏的一座豐碑。

  今年7月27日8時,長江漢江入汛以來最大洪峰在華中重鎮武漢市龍王廟江段交匯,武漢關水文尺規顯示水位25.19米,超設防水位0.19米。此時在武漢江灘的親水準臺上,依然是遊人如織,市民們跳舞、打拳、垂釣各不相擾,洪水沒有干擾他們原有的生活節奏。

  武漢依江而立、依江而興、濱江而榮。過去,武漢江堤大多為砂基堤防,每遇洪水長時間浸泡,便險情頻發,只能靠人海戰術死保死守,防汛時總是驚險萬分。1998年汛後,武漢市開始實施“長江江堤整險加固工程”。短短幾年間,武漢數百里長江堤防“脫胎換骨”,變了模樣:龍王廟、丹水池、月亮灣等險點得到了徹底治理;昔日堆放垃圾、瓦礫的漢口江灘,在投入7億多元改造後,成為集城市防洪、景觀、旅遊、休閒、體育健身為一體的江灘公園,每天迎來數萬遊客。

  武漢堤防建設的成就,是湖北省堤防建設的一個縮影。

  據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郭志高介紹,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作出災後重建、整治江湖、興修水利的重大決策,湖北荊江大堤、洪湖監利長江幹堤、武漢江堤等16個項目被納入長江堤防重點防洪工程建設,工程概算總投資達到148.47億元。

  經過五年的建設,湖北累計加固堤防1585公里,完成土方3.2億立方米,完成混凝土護坡847公里,加固穿堤建築物434座,拆建房屋300多萬平方米。長江幹堤被普遍加高1.5米至2米,加寬4米至5米,完成的土方量如果築成1米見方的土堤,可繞地球赤道8圈。

  在湖北省長江堤防建設中,德國的“沉柱超薄防滲墻成墻”、日本的“鋼板樁防滲”等一批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引進推廣,有效解決了長江堤防砂基問題。以洪湖監利長江幹堤為例,這裡先後運用了垂直鋪塑、振沉板樁防滲等5類20多項高新技術,在我國堤防建設史上從未有過。

  如果説前五年的建設,使湖北長江堤防品質有了根本保障,那隨後五年開展的“長江堤防通信工程及堤防工程管理資訊系統”建設,則使湖北長江堤防更加“耳聰目明”。

  2003年以來,湖北省抓住長江堤防建設的契機,投資1.5億元啟動“長江堤防通信工程及堤防管理系統”工程。項目通過鋪設近2000公里的光纜,覆蓋長江兩岸,在千里長江堤防上建起電腦網路、視頻監控和堤防險情監測系統。通過長江三維倣真系統,工作人員可隨時了解長江河道及兩岸各1公里範圍內的地形、建築和水利專題數據,足不出戶就可實現長江堤防防洪資訊的快捷傳輸和堤防險情的實時監控。此系統已在今年長江主汛期投入試運作,實現了湖北長江堤防十年建設的新飛躍。

  湖北長江幹堤經過十年建設,不僅堤身得到硬化、亮化,還在堤防兩岸植樹1500多萬株,修築堤頂混凝土路面1400多公里,形成了“一堤一路,兩林護岸”的“水上長城”格局。長江幹堤不僅成為防洪的安全屏障,更成為千里綠化長廊、千里沿江景觀、千里防洪通道,為沿線帶來了巨大的防洪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規模的堤防建設,提高了長江幹堤的防洪能力,解除了荊楚人民的心腹之患,促進了沿江地區的城鄉建設、生産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改善。2002年,湖北發生秋汛,接近1998年的洪水水位。正在施工的長江堤防整治工程,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全省沒有發生一起大的險情。與1998年洪水同等水位、同等堤段對比,直接減少防汛消耗3億多元。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