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四川災區百日見聞:偉大的黨 優越的制度 堅強的人民

時間:2008-08-21 11:03   來源:光明日報

  汶川大地震百日祭的前幾天,重回災區,聽到的不再是哀嘆,看到的不再是廢墟。1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排排藍色板房整齊排列;水電衛生設施、學校醫院各自就緒;一塊塊農田綠意盎然,大片即將成熟的玉米搖曳生姿;一戶戶人家又見炊煙,人們喝茶納涼,打牌聊天;一條條重新暢通的道路上,全國各地的支援物資正絡繹而來……見過百日前滿目瘡痍的情形,此刻涌上心頭的,不是平靜,而是巨變背後深深的感動!百日來,從搶險救災到重建家園,這場戰役打得艱苦!打得壯烈!正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的頑強拼搏,災區人民才迎來了一個個新的日出。

  採訪中,不止一位鄉親拉著記者的手發自肺腑地説:這次我們深深感到,黨離我們最近,國家最溫暖,人民最團結!

  “共産黨好,是真好”

  再走龍門山那條盤旋的山路,才發現景致原來這麼美!5月中旬來這裡時,山頂還不時有巨石滾落,舉步維艱。現在,已經清理乾淨的道路暢通無阻,不時有運著山貨的卡車從身邊開過。在帳篷和遮陽傘搭起的臨時小飯店裏,我們偶遇祭奠親人回來的幾戶人家,他們相互打招呼、握手,各自坐下來點菜吃飯。這個挂著“抗震救災災後隆重開業”橫幅的飯店坐落水邊,原是做“農家樂”旅遊生意的,現在專事餐飲,老闆娘笑著告訴我們,顧客消費得起,生意做得起,收入穩定,心裏挺踏實。

  這一句“踏實”,是百日後災區生活恢復常態的寫照,更是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心。

  説到親赴災區的中央領導,村民們滿懷崇敬;説到帶領全村災後重建的村黨委會,村民們也是讚不絕口。他們感嘆:“共産黨好,是真好!”73歲的寶山村黨委書記賈正方説:“地震雖然震垮了我們的廠房,卻震起了我們的精神!黨中央這次反應這麼迅速,工作落實這麼到位,我們基層黨組織也更團結,更奮進!”這位雙目失明的抗震老英雄胸前別著鮮紅的黨徽,和村委會樓上懸挂的黨旗交相輝映,為抗震救災的力量源泉作著詮釋。現在寶山村的生産已經恢復70%,糧食增收,人們臉上寫滿了勝利的喜悅。

  到綿竹採訪的路上,跟一個剛剛從地裏耕作回來的大叔攀談,知道我們是記者,他顯得格外激動,説起話來鬍子都一翹一翹的:“記者同志,請你們一定要報道一下,這次地震我們這一家多虧了共産黨噢!”地震時他們家人倖免于難,但是所有的財産都沒了,“要不是黨和政府關心,我們可要出去要飯了。”現在,他們全家都住進了板房,“前不久江蘇省領導來給我們挨家挨戶送錢,”説到這裡,他的眼睛紅了,“記者同志,請你們代表我們全家通過你們的報道感謝黨,感謝政府。”

  記者感言: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所有的中國人凝聚成一種向心力,迸發出世所罕見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對我們黨的威望的最好的衡量。

  “《社會主義好》那可不只是唱唱的”

  如果不是這次重返災區,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看到這樣的奇觀。在綿竹,行至一座橋上,隨行的綿竹市教育培訓中心羅主任對我説:“老鄭,來,給你看看世界上最大的板房區。”一下車往橋下望去,嚯,好大一片“板房海”!在平整出來的一片開闊地上,一排排簇新的板房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這得有上萬套吧?”我感嘆。“那是,”羅主任接了話茬,“要不能説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板房區嗎,也就中國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建好這麼多安置房,幫助這麼多災區群眾解決基本生活。”

  細細看去,板房前豎起了天線桿,那是為確保災區群眾能夠同全國人民一道觀看奧運;房前屋後都晾曬著衣物,天真爛漫的孩子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在縱橫的小巷裏追逐嬉戲。板房屋頂的顏色還不一樣,紅頂的是醫院、衛生所、學校、水房和洗手間等公共設施,藍頂的是百姓的居住房,顏色鮮艷分明,讓人眼前一亮。在紅色與藍色之間,有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羅主任説,那是綿竹高中。

  眼前所見,讓我想起胡錦濤總書記在震後第一時間提出的要求:“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處。”這次大地震,震級之高,破壞力之大,災情之嚴重,重建之艱巨,實屬罕見。當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後,回頭再想,這個前人難以實現的任務,今天已經壯觀地成為現實,這是多麼來之不易啊!這次抗震救災不僅是對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禮,也是對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次檢驗。

  截至8月6日,四川省城鄉因地震造成住房損毀的445.4萬戶家庭,基本實現了住房過渡安置。國外有媒體評論説,在人類抗擊特大自然災害的歷史上,這樣大的安置規模,這樣快的安置速度,堪稱奇跡。

  在彭州一處災民安置點,熱情的小王拉著我一定到她的新家看看。大約六十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裏外兩間,電扇、電飯鍋是從倒塌的家裏挖出來的,單人床、被褥、大彩電是政府統一發的,每家還配了一個衛星接收器,她説,“收的節目可多了!”問她對現在的生活條件是否滿意,她連説了三個“滿意”,“怎麼可能不滿意?我媽説,要在舊社會,這麼大的天災,早就出去逃荒要飯了,現在有吃有穿有住,還有什麼不滿意?”一位蹲在門外抽煙的老大爺在門框上敲了敲煙袋説:“《社會主義好》那歌可不只是唱唱的,你們都生在了好年代,根本不知道舊社會的情形,別説這麼大的災難,就是再小兩級的地震,光震後那個瘟疫就能要了咱全村人的命。”

  一路採訪,一路可見“福建彭州心連心,災後重建一家親”、“心繫綿竹、川蘇情深”這樣的橫幅……在災區,我們處處看到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景象。按照黨中央提出的“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對口支援機制,20多個省市的10余萬援建大軍雲集四川,他們解決的是世界級難題——要救助4600多萬受災群眾,要轉移安置1400多萬人,這兩個數字,相當於有些國家一國或幾國的人口總數;防止災後疫情,嚴峻程度不亞於當年的非典。再往前看,全軍和武警11萬精銳部隊20余個專業兵種雷霆挺進,震後短短幾天就打通生命線,專業救援隊和數萬醫務人員覆蓋到每一個受災村莊,一個又一個奇跡被創造……災區群眾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妥善安置,這麼大的天災之後沒有大疫。中國舉全國之力讓世界看到:災難有多大,中國就有多強!

  記者感言: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社會主義的一個優勢,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概括。對於地震這種巨大的自然災害,人類目前還無法預防,但在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蓄起來的空前強大國力支撐下,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最好地取得了抗震救災的階段性勝利,這正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的偉大勝利。

  “只要有雙手,生活就會變好”

  立秋已過,天府之國又到了收穫的季節。

  每天在外採訪,都能見到大車小車在收割莊稼,寬闊的公路邊上晾曬著玉米。在進山的公路邊,我曾遇到一個背著背簍的農民,簍裏是金燦燦的玉米,壓彎了他的腰,問他今年收成怎樣,黝黑、憨厚、挂滿汗珠的臉上綻開了笑容:“今年收成比往年還好呢。”

  面對大災大難,災區人民選擇了堅強,也收穫了希望。五月份在災區採訪的時候,這裡已經開始恢復生産,這次再來,虹口的枇杷已經成熟,豐收的喜悅將殘留的陰影衝得煙消雲散。河流壅塞,灌溉缺水,山前平川百萬畝水稻迅速改種玉米、蔬菜;交通阻隔,運輸困難,汶川上萬噸蔬菜繞道千里緊急搶運成都、廣州。一個月前,四川省農業廳向全國人民報喜:大災之年四川喜獲豐收,糧食增産1億斤,油菜子增産超過3億斤!

  災後重建,災區人民提出了“不等不靠,生産自救”的口號,飽受災難的災區人民沒有怨天尤人,他們説:“只要有雙手,生活就會變好。”

  地震毀了田,砸垮了房,卻沒有砸倒堅強的災區人民。在映秀的一個災民臨時安置點,一個老人告訴我,他的兒子、兒媳在兩個月前跟其他二十多個重災區的年輕人一起去了廣州打工:“我們還要生活,不能光靠救濟,那是拖全國人民的後腿。”

  東方汽輪機廠位於綿竹市,是距震中最近的大型企業,“嚴重”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它的受損程度。在廢墟上,東汽員工不眠不休奮起自救,二十多天后,東汽第四分廠恢復生産,本來是三班倒的上班制度因為重建任務的艱巨改成了兩班倒,休息日也由兩天減成了一天,大家沒有怨言,就是一個字——幹!東汽第四分廠李傳軍廠長告訴我:“大家都憋了一股勁兒,都拼了命加班趕工。”100多個日日夜夜,東汽人的努力換來了成就:5月20日,該公司災後首批風電機組發往山西;6月3日,重型燃機主機啟運福建;6月20日,八台工業汽輪機下線發運……現在,他們接到的訂單比地震前還多!

  “地震是暫時的,發展是永恒的。”災區人民的信念催人奮進。如今,四川省因災停産規模以上的企業已有83%恢復生産,商業網點九成以上恢復營業。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