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以疏代堵,化解“資訊堰塞湖”

時間:2008-06-16 16:05   來源:--中新網

  6月10日下午,唐家山堰塞湖洪水準穩通過綿陽。四川綿陽市上千市民站在涪江兩岸河堤,爭相觀看下泄洪水。地震後近一個月,這盆懸在綿陽市民頭上的堰塞湖洪水開始泄了,終於讓市民放下心。 中新社發 成和平 攝

  美國《僑報》6月15日發表該報評論員文章説,一個危機的發生,往往會伴隨著産生次生危機。若次生危機處理不當,其危害不亞於主危機。危機處理,貴在風險釋放,而不是讓其形成新的堵塞。而風險釋放之道,在於疏導,而疏導策略背後,就是自信心,對自身局勢掌控能力的信心,尤其是對人民的信心。即使有堵塞形成,也會及時化解。這就是堰塞湖給我們的啟示。

  文章摘錄如下:

  四川汶川大地震,將一個多數人從來沒有聽説過的詞彙,變成大眾耳熟能詳的字眼,那就是“堰塞湖”。

  堰塞湖, 是由地震、火山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國人説,“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堰塞湖, 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堰塞湖之災,是地震産生的次生災難,但其危害不亞於,甚至超過主災難。

  歷史上,在本次發生地震的四川境內,就曾發生兩次因地震堰塞湖潰壩而導致大洪水的情況,而這兩次堰塞湖潰堤造成的損失,都遠遠超過了由地震造成的直接損失。 史料記載,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南發生7.5級地震。大渡河沿岸發生巨大山崩,壅河流造成斷流10天。6月11日,大渡河潰決,高數十丈的水洶湧而下,河溝回水數十里。樂山、宜賓、瀘州沿江一帶人民漂沒者10萬眾,大渡河潰決下游,近一個世紀都人煙稀少,荒涼蕭瑟。

  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縣迭溪城發生7.5級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地震後45天,江水驟漲,迭溪堰塞湖潰決,洪水高達70米,將沿岸大部分村鎮席捲而去,奪去了2萬餘人的生命。

  汶川地震,近9萬人死亡、失蹤。 國人痛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一個更險惡的災難在醞釀、形成之中。地震後形成了34處堰塞湖。其中,被列為1號風險的唐家山堰塞湖, 蓄水超過1億立方米,成為隨時潰壩的巨大“懸湖”。當年康定大地震和迭溪大地震均發生在人煙稀少處,而汶川大地震震級更高,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庫容更大、威脅的人口更多。數十萬民眾,才剛逃過地震之劫,又有成為魚鱉之危。 好在上下一心,軍民奮戰,一邊疏散民眾、一邊爆破障礙、挖渠瀉流。終於在6月10日,瀉流過半,唐家山堰塞湖風險得到釋放,洪水過綿陽而無一傷亡。

  可見,堰塞湖之害,在於“堵”。而破解之道,在於“疏”。 這和“大禹治水”的道理,同出一理。

  今年,中國歷經劫波。從年初的雪災、3.14的拉薩事件、手口足疫情,更不用説地震, 將一個操辦奧運的喜事之年,生生變成大災之年。然而,我們注意到,在幾次災難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堰塞湖”在形成,不僅在自然界,在社會界,也同樣存在。

  以“3?14”拉薩事件為例, 本來, 事情的性質很簡單,就是發生一起以“藏獨”為訴求, 針對平民的暴力騷亂事件。但是當局在新聞處理上採取了“堵”的手法, 只有官方媒體的統一口徑報道,結果新聞公信力大失,形成了一個“資訊堰塞湖”。一時間, 西方輿情洶湧,奧運聖火遭到圍追堵截, 奧運面臨抵制威脅,其危害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好在後來採取了大量疏導的手段,如邀請海外記者採訪, 重開與達賴代表談判。加上海內外華人顯示出萬眾一心, 維護正義的決心, 才使得情勢逆轉。

  在地震中,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局的新聞處理手法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允許國內外記者公開採訪報道,各種渠道、媒介的地震新聞如排山倒海,沒有形成新的“資訊堰塞湖”。這不僅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新聞封鎖形成對照,而且與鄰近的緬甸風災、甚至與3月份的拉薩事件處理形成鮮明對照。

  本次新聞開放,至少有四大功效:一、動員救災:全中國人、全球華人,乃至世界各國,被動員參與了一次聲勢空前的救災抗震活動;二、減少謠言:資訊的及時傳播、澄清,使得謠言的流傳減少到了最低;三、新聞監督:資訊的公開,使得貪腐、瀆職等行為及時曝光,及時糾正。四、弘揚正氣: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博愛精神在傳播中得到光大、昇華。“汶川挺住,中國加油”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試想, 如果沒有這些變化, 讓“資訊堰塞湖”在地震後生成,不僅救災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中國不知要付出多少政治和社會的代價,其危害不會低於地震本身。

  一個危機的發生,往往會伴隨著産生次生危機。若次生危機處理不當, 其危害不亞於主危機。危機處理, 貴在風險釋放, 而不是讓其形成新的堵塞。而風險釋放之道, 在於疏導, 而疏導策略背後,就是自信心, 對自身局勢掌控能力的信心,尤其是對人民的信心。即使有堵塞形成,也會及時化解。這就是堰塞湖給我們的啟示。(蕭冬)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