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臺灣與世博

震旦館講述“玉之德” “玉神人”歡迎賓客

時間:2010-06-30 13:24   來源:新聞晚報

  卡爾吉特設計的習慣是由內而外,先設計內容,然後設計外部建築。不要讓人感到珍寶和人有距離,不要太高深,要讓走出來的人,人人愛玉。“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回味無窮”,這是館方的希望。

  旅途從等候區開始。這裡將出現上海城隍廟以及臺北的玉交易市場現況,還有採玉、雕玉的畫面,讓人從身邊開始感受玉。連接一樓與二樓的是一條長約40米左右的 “五德長廊”,看過8個燈箱的畫面,便領略了玉和城市的關係,知道了從玉品,到人品,再到城市的品格,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這是一條坡道,走過去,不知不覺就上了二樓。

  二樓是主展區。時空劇場……女媧補天,全息科技……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各時代玉器,珍貴藏品……巨大的玉雕傑作,古器物學……料工形紋。思路是由遠而近,先看歷史,後看今天。感覺是由陌生而親切,先是通過科技手段來看,後來才看到真品,最後允許觀眾零距離觸摸。

  真品之一是一件堪稱國寶的玉雕。名曰“攀登珠穆朗瑪峰”。是一塊大型優質密玉雕制而成,重達2.5噸。自1959年至1962年,由上海13位玉雕藝術家歷時3年半完成。以傳統玉雕的技術和中國畫散點透視法表現現代題材。把39位登山運動員用登山繩串在一起,攀、登、拉等動態造型表現了運動員的英姿。 105座山峰,變幻的雲海,利用天然玉石裂縫設計的峭壁、險峰,冰天雪地的險境,展現得恰到好處。

  傳説當時周總理在玉雕面前觀賞了很久,囑咐説:“此是國寶,好好保存。”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獎牌,也作為玉石真品展示。而可以“零距離觸摸”的,將是一塊玉璞。它向人們展示玉石是如何被包裹在岩石的外皮裏,然後經過匠人的勞動才得以將美麗的面目展現於人世。手撫粗糙的岩石,也許因此會産生很多感想。

  二層樓、坡道、L形平面,這是設計團隊對於建築的預想。他們將展館設計成為L形。不為別的,是因為“L”是儒家思想“禮”拼音的頭一個字母。寓意中國是“禮儀之邦”,而玉器則是“禮”非常重要的器件。

  入口在一樓,出口在二樓。這是因為,震旦館正好在高架步道邊上。二樓的出口,方便了觀眾。

  這個展館非常樸素,宛如璞玉的外表,而展覽的內容,才是內部真正的美玉。

  最後需要決定的是展館的雕塑,這也是展館的一眼就能看到的獨一無二的標記。最初,他們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雕有獅子紐的印章。獅子印是棕黃色的,讓人想到比黃金還貴重的田黃。但是,這個設計一直沒能讓人滿意。他們想到了小玉神人。雖然玉神人真的很小,可是它來自那個遠古的時代,也是玉石雕刻的源頭。他們親手觸摸過它,因此而産生的“愛的震撼”一直留在回憶之中。他們希望將這樣的震撼帶給所有的人。

  最高處站立兩個6米高臉向外側的玉神人,這是震旦館藏真品的近百倍的放大。它們代表展館歡迎四處來的客人。

  邢福麟給我們看看他自己的生活。正如他和王駿新不用語言交流設計感想,他想用圖片展示自己的內心。他畫老家馬來西亞門口的景色,那裏有綠色的草和樹,也有家的溫暖。還有盤子裏的兩個雞蛋,是他媽媽記得他的生日給他煮的。用紅筆畫上了兩顆心。他也畫在上海第一個居住地的紀念。從臺北過來,他在膠州路上一間小屋住了不短的日子,他畫壁爐,畫寵物兔子,畫他在那裏生活的一切。他説,在這樣的弄堂裏,特別有心情做一些事情。女同事搶過話頭:“他最戀舊啦,連佈置這個工作室也是。你看,這裡一根柱子,還是原先工廠的舊物,他就是不讓裝飾,就是那樣子,那上面還有標語,還有很多年前的粉刷……”

  王駿新搖晃著光頭,一語不發,只是在笑。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