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閃亮的銀發、兩撇白色的鬍鬚,今年75歲的匈牙利館技術主管蓋萊 約瑟夫可能是最年長的上海世博會外國國家館工作人員。他還創下了另一項世博會紀錄:參加過12屆世博會的工作,參與世博的歷史長達52年!
參與世博長達52年
蓋萊是位建築師,主要從事大型建築,特別是會展場館的設計,在匈牙利以及俄羅斯、喬治亞都有許多他的建築作品。蓋萊思路清晰,記憶力非常好,他一一歷數自己參加過的世博會、舉辦年份和舉辦國、城市,以及主題。
他最早參加的是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博會,那時他才23歲。蓋萊在世博會的工作主要是場館的建築結構設計。他和同事為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設計的匈牙利館,作為永久性建築至今還保留著,這讓他十分驕傲。
來上海工作6個月
今年的上海世博會,同樣參與場館設計的蓋萊又增加了新的任務——技術和場館運作管理,在上海工作了6個月,這也是他在世博會工作時間最長的一次。
匈牙利館儘管不大,但有很多“機關”,如外墻的水幕,館內會上下移動的“森林”,木套筒上下移動的閥就有600個,還要音響、燈光配合好。這些設備、線路和控制機關都隱藏在上面一層,所以需要特別花力氣維護、管理。一開始,蓋萊特別忙,需要手把手指導中方工作人員。如今,他和中方人員只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互相理解。“現在,我身上的擔子輕多了。”他笑著説。
75歲的蓋萊和所有工作人員一樣,每天從9:00到23:00,工作4天休息2天。他從來都是那麼精神抖擻,臉上從未顯出疲色。這一點,讓周圍的中、匈兩國同事都十分敬佩。
上海世博會是典範
“我參加了12屆世博會,上海世博會無論從參展規模、組織管理,還是參觀訪問的人數,都是非常出色、獨一無二的。從任何角度看,上海的世博會都是最成功的。”蓋萊如此評價上海世博會。
他認為,還有一點很重要,世博會的組織方,也就是上海市政府在舉辦世博會的過程中,為了給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基礎設施。通過舉辦世博會,上海的道路、軌交延伸了,環境也變得更好了,給城市帶來很多好處。這也是上海世博會最為典範的地方。“我在6個月的工作中認識了許多世界各地的同行,大家對上海世博會一致感到滿意。”
蓋萊來上海還有一大收穫,就是親眼看到了他的“前輩”鄔達克的作品。匈牙利著名建築師鄔達克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設計了60多座建築,其中有許多成為上海有代表性的經典建築。
蓋萊有一幅地圖,圈出了鄔達克在上海設計的所有作品,如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武康大樓、華東醫院等。“我還沒有看全,要在剩下的時間裏把它們全部看遍。”他説,鄔達克對於匈牙利建築師來説很重要,但很多人無法親眼見到他在上海的作品。“我很高興上海市政府很珍惜鄔達克的作品,把這些八九十年前的建築保存得非常好!”
“回匈牙利後,我要當民間文化宣傳大使,給我的朋友們講上海世博會,講今天的中國,講鄔達克。”蓋萊説。 (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