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10時17分,上海世博會累計參觀者達到7000萬人次。世博園區運作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忍不住拍下顯示屏上的數字留念。

上海世博會參觀客流突破7000萬,世博園成傘的海洋。
世博記者 殷立勤 本版現場圖片
□新華社記者 肖春飛 吳霞
24日,沸騰的上海世博園迎來了一個火熱的數字:參觀者累計突破七千萬人次!
向七千萬觀博者致敬!向烈日下、風雨中排著長龍的觀博者致敬!向熱切擁抱世界、觸摸未來的觀博者致敬!
人民創造歷史。正是億萬參觀者讓每一屆世博會“活”起來,讓世博效應發揮到極致,讓世博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留下深深足跡,成為永恒。
漫步上海世博園,猶如進入一個濃縮的“和諧世界”:法國名畫、丹麥童話引人入勝;非洲鼓樂鏗鏘激昂,南太平洋島國舞蹈熱烈奔放……在人類共處的這個星球上,有太多把美好生活夢想擊得粉碎的殘酷現實,有太多扭曲公平正義的醜惡,世博會卻把人們匯聚在和平、進步、友愛、合作的旗幟下,展示著人類對和平、和諧的美好願望和不懈追求。
上海世博會開幕近半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徜徉在世博園,用眼睛和心靈近距離感悟世界的美好、人文的力量與未來的希望,近距離感悟真實的中國——一個擁有悠久燦爛文明的中國,一個通過改革開放發生巨變的中國,一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和諧世界建設的中國。
“不出國門,看遍世界”。上海世博會觀博者主體是中國人。數千年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如此密集、如此近距離擁抱世界,求知欲、想像力得到極大滿足。世博各個場館前蜿蜒曲折的長隊,展現著中國人了解世界、觸摸未來的耐心與熱心。
人的現代化決定國家現代化。對於中國人來説,世博會不僅使綠色、科技、創新理念深入人心,更提供了嶄新的國際觀。世博盛會有關文明成長、人性發展、人格豐富的成果,將融入中國人的心中。
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集世界智慧”,各參展國都在想方設法展示各自的風采。中國正處於城鎮化的關鍵節點,官員、專家尤其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者,在上海世博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頭腦風暴”。
七千萬觀博者的熱情為世博增輝,七千萬觀博者的耐心令世界動容。他們與所有參與世博會籌辦、服務的人一起,樹起了世博歷史上又一座豐碑!
(新聞晨報)
美國公司8年前預測出客流 最初目標為5300萬
蓋洛普的預測報告認為,上海世博會的客流量將介於3910萬至5400萬人次之間。其中,上海的參觀者為990萬至1080萬人次,佔客流量的22%;本地區,即以上海為中心約1000公里以內的範圍,主要指華東地區,參觀者為2210萬至2790萬人次,佔總客流量的54%。
揭秘世博7000萬客流誕生 文明追求難能可貴
“參觀人次是世博會是否成功的評判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標。”陳志興説,“我們在解讀7000萬這個數據時,首先可見本次世博會的籌備和預案充足,在如此大客流的情況下能確保正常運作。更重要的是,這個數字展現了我國民眾對文明的追求,為‘不出國門,看遍世界’而匯集到世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