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德國杜塞爾多夫市市長:上海世博會令人羨慕

時間:2010-10-25 14:07   來源:人民網

  杜塞爾多夫市市長迪克艾博思在他的辦公室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 劉華新攝)

  杜塞爾多夫市政廳前,該市慶祝參加上海世博會的旗幟與市旗並排飄揚。(人民網記者 劉華新攝)

  杜塞爾多夫市政廳內,用模型和大螢幕介紹該市參加上海世博會的新聞。(人民網記者 劉華新攝)

  杜塞爾多夫是德國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設立案例館的四個城市之一。記者日前來到這裡,在市政廳前看到,除了該市的市旗外,還並排飄揚著一面特殊的旗幟,上面不僅有漂亮的上海世博會標誌,而且寫著“杜塞爾多夫參與其中”的醒目字樣。進入市政廳一層大廳,一眼就可以看到專設的電視螢幕上正在滾動介紹杜塞爾多夫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各種新聞,附近還擺放著一個精美的大型模型,將杜塞爾多夫在上海的案例館濃縮陳列,用燈光聚焦,格外引人矚目。不難看出,在這坐擁有400多年曆史的古老建築裏,幾個月來,上海世博會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市政廳的佈置也足以説明該市對上海世博會的高度重視。

  51歲的市長迪克艾博思一見面,就對記者説,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他就為籌備杜塞爾多夫案例館去過上海。“後來,我還參加了世博會開幕式。開幕式盛況空前,包括焰火在內的整個儀式非常壯觀,令人羨慕。”

  “5月19日,我陪同德國總統參加了德國國家館日。9月21日,我再次赴上海主持了‘杜塞爾多夫日’活動。就我親眼所見,以及我們展臺的工作人員向我介紹的情況,我認為,我們杜塞爾多夫所展出的主題不僅符合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而且受到了觀眾的熱情歡迎。我感謝中方組織者給予了杜塞爾多夫這樣一個難得的參展機會。”

  杜塞爾多夫在上海展出的主題是“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共生”。艾博思不無自豪地説,為此,杜市主要展示了兩大項目,證明經濟發展可以與提高生活品質並行不悖。一是上世紀90年代將沿萊茵河東岸老城區的聯邦路(相當於中國的國道)1公里長的路段進行改造,讓這一段的交通全部進入地下隧道,地面改建成“萊茵河濱大道”,“將萊茵河還給了市民”,使得市民可以在河畔盡情休閒和舉辦各種節慶活動,城市面貌為之大變。二是在萊茵河濱大道以南,建設了建築風格豐富多彩的“媒體港”,如今已有約700家傳媒、企業落戶。他説,“從世博會觀眾的反應來看,我們注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很受認可。”

  艾博思還興奮地介紹了杜塞爾多夫的“中國戰略”。他説,這一“戰略”是2004年推出的,目的是“盡一切可能幫助中國企業在此落戶”,如積極幫助中國公司落實用地、雇請員工、尋找住房,辦理各種許可。6年來,在此落戶的中國內地公司已從60家上升到近300家。合作帶來了雙贏局面。杜市經濟促進局局長柯允文先生在一旁特地補充説,中國的華為、中興等公司在此發揮了很大作用,例如中興通訊在沃達豐德國子公司運營的“測試與創新中心”設立了一個研發實驗室,另外,愛立信公司在當地裁員使得不少人失業,中國的通信公司從中吸納了很大一批人才,創造了就業崗位。艾博思強調指出,他對中國公司在此創立了代表其利益的協會非常歡迎。他並希望,未來幾年中國公司能在這裡開設中文學校,以便讓中國家庭安居樂業。“這也是我們城市注重生活品質、吸引經濟企業、日益國際化的重要部分”。

  最後,艾博思還不忘介紹説,目前,杜市正在積極籌辦2011年5月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這是全歐最有影響的歌唱比賽,他熱烈歡迎中國人前來觀看和旅遊。(人民網德國杜塞爾多夫10月21日電)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