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文明和文化,逾越遼闊時空,實現碰撞交流;在這裡,全球多元文化得到鮮活展示,更有動態融通;在這裡,來自全球的觀眾,邂逅一個和平發展的中國……
上海世博會,全球多元文化薈萃,呈現著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包容、自信魅力。
“環球”旅行:各國文化的激情碰撞
■184天,32個活動場地,全球表演者舉辦2萬多場文化演藝活動
這是一場文化交融的盛會,各國以及國際組織的展館和展示,奧妙無窮;各種膚色的曼妙演出,風情各異;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彼此打量……參觀上海世博會,是一次人文氣息濃厚的環球旅行。
全球最高層次的文化精品,紛紛在上海世博會現身。法國館(網上法國館),展出7件從未同時在境外出現的“國寶”,塞尚、梵谷、米勒、馬奈、羅丹、高更等大師的作品,每一件都是藝術史“傳奇”;丹麥館(網上丹麥館),從未離境的“小美人魚”遠赴上海,滿足中國觀眾對童話王國的好奇;宏都拉斯館,讓人們對神秘的瑪雅文化産生濃厚興趣;黎巴嫩館,阿希雷姆國王的石棺模型上,有被公認為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拉丁文始祖的腓尼基文字;埃及館(網上埃及館)有法老遺物、秘魯館有馬丘比丘……
世博會184天,園區內32個活動場地,來自全球的表演者舉辦了2萬多場文化演藝活動。法國、捷克、西班牙、英國和德國等國藝術團體為上海世博會專門創作節目,在園區首演。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蹈、英國倫敦愛樂交響樂團、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印度寶萊塢歌舞秀、蒲隆地大鼓等國寶級藝術團體紛紛亮相。
最精彩的演出,往往出現在各國國家館日和國際組織榮譽日活動上。據世博局活動部負責人介紹,在確認參展的2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中,有159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申報了舉辦國家館日和榮譽日活動,節目總數近240個,數量為近幾屆世博會最多。
美洲的自由灑脫,歐洲的崇尚自然,亞洲的文化底蘊深厚,非洲的民族特色濃郁,大洋洲則洋溢海島熱情……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馬拉維,曾被聯合國評為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由於深受艾滋病困擾,該國公民平均壽命不到37歲。他們帶來小朋友表演的感人故事:中國的慧禮法師在當地創辦學校,救助兒童,孩子們學到了中華傳統禮儀和文化知識,連少林功夫也有模有樣——他們更邁出國門,走進上海世博會的大舞臺。南非索韋托合唱團的表演,讓人想到黑人曾經的苦難以及夢想,對自由的不懈追求。10月3日,德國統一紀念日,德國館(網上德國館)播放了去年歡慶柏林墻倒塌場面的影片。“柏林墻的倒塌,不僅深深地銘刻在德國人記憶中,也銘刻在全世界人民的記憶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中國大使米歇爾謝夫爾(Michael Schaefer)博士説。
世博的文化溢出效應,也在世博園區之外迎來大量精彩的文化活動。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貝兆健稱,境外來上海的演出原來每年也就200多項。今年截至7月便達400多項,足足翻了一番。許多展覽展示延伸到世博園區外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總計近4萬場。
上海,成了一個全世界的文化秀場。
自如表達:大氣輕鬆的現代中國
■中國館(網上中國館)傳達中國的力量和信心、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識
有趣的是,參展國不約而同在自己的展館發掘和中華文化的奇妙關聯: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副領事卜布博士告訴記者,德國館名為“和諧都市”,與中國建設和諧社會,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