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發表主旨演講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參加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論壇。我僅扮演一個拋磚引玉的角色。
城市的特點是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的高度集中,各種健康和不健康的因素互相碰撞、激蕩,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造成社會分層、職業分工越來越細的狀況,為知識人提供了各種發展的空間。只有在這種濃郁的人文氛圍中,文學家和哲學家才能創造出多元、多樣的價值。正如剛剛厲無畏教授提到的,城市化不僅是同質化的過程,也是差別、歧異、分化、矛盾、衝突同時涌現的過程。大都會要比一般城市及鄉村複雜得多,作為現代化的組成部分,城市化可以説是複雜化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趨同的,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文化全球化卻和區域化及地方化難分難解。因為族群、性別、年齡、階層及信仰,各種原初的聯繫就使每個具體的人必須掌握的資源和接受控制的條件,都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凸顯了它的價值。因此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所以文化多樣性已經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關注的重點課題。這也就最能體現一個大都會的特殊性格。以西化為典範的現代化的定義,市場經濟、民族政治、市民社會也是現代化的標誌。
在這個背景中,城市化成為現代化樂觀突出表現。19世紀,歐美的大都會就是非常好的例證。倫敦、巴黎和紐約,都是現代精神的體現。只有大都會才能擁有現代意義的大學、博物館、歌劇院和音樂廳。也只有大都會才能構建大型的娛樂、運動設施。馬克思 韋伯説現代化的特色是理性化和合理化,高度理性化的建築、教堂、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交通系統、銀行和課程制度,文科課程或者是軍事課程,都是座落在大城市之中。
在西方,作為首府的都市多半是政治、經濟和文化集中的地方,佔全國的資源比例非常大。巴黎之外的法國或倫敦之外的英國,在生態意識沒有出現之前,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參觀的地方。就連美國的紐約人也有河流以西就要沒有什麼文化可言的傲慢。
自古以來中國的情況大大不同,城鄉的景觀比比皆是,城鎮只是政治中心,不少的莊園、大廟和圖書館卻在城鎮之外。現代化以來大都會林立,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説北京之外就沒有可觀的大都會。也許這就是一種有機的整合。這才能夠説明中國都市化的特殊情況。蘇、杭名滿天下,就是很重要的例子。
東亞在前現代就曾有上百萬的大都會,比如像開封、臨安,以及日本的江戶,這在西方是很難理解的,也許今天的德國是例外。當然上海的情況是史無前例的,值得做進一步的分述。
據説在20世紀初期的上海,它的盛況不僅在東亞是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東京是不在話下,很多方面也有淩駕歐美的氣勢。
有教授曾經跟我説,當時上海的出版物,也許超過全美國的出版物。但是他沒有説明這個數據的來歷。至於各色人種,包括猶太人在內,乃至租界的文學氛圍,恐怕如果不是世界之最,也相去不遠。
我想集中討論的,是都市為人類創造了核心價值對話的條件,上海在這個意義之下,是象徵了未來的歷史。和世界各大文明對話的時機已經到臨,上海世博會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緣。
不過哈佛大學的格芮瑟教授(Nathan Glazer),應邀參加2008年北京論壇,他回到美國不久,在美國極有影響力的雜誌《新共和》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好像是“紐約並非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大都會”,以顯著的篇幅附上了照片,是上海外灘的夜景。這位在美國知識界非常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公然宣稱上海超過了紐約。但是他要傳達的不是盛讚東方明珠的先進,而是希望上海不要走紐約的老路。
也就是後來居上者不能吸取歷史的教訓,一味模倣不良後果比比皆是,而無法避免的發展模式,是人類的一大遺憾。當然更是後來者的悲劇。
這次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如果用直譯就更好地詮釋,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中文的翻譯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並不完全相同。前面是一種期待,後面是一種判斷。而這個判斷是有很深刻的根源,這個根源來自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所説的一段話,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美好。他所説的是當時的雅典,雅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中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如果完全從負面來了解,今天當市場經濟滲透到社會每一個層面、每一個領域,不僅是企業,包括政府、媒體、學術乃至宗教,社會就成為一個市場的社會。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聯合國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多的分析,市場經濟是發展社會動力創造財富不可或缺的機制。但是如果市場經濟淪落為市場社會,這是值得我們擔憂的。
我們應該了解到,世界上各種大都會,因為物欲的充分釋放,造成了大家熟悉的環境的破壞、交通堵塞貧富不均,乃至在農村裏經過長期積累的誠實、樸質的農村價值,這種理念也有被解構的危險。
我們應該採取,像《中庸》裏説的,從全面來認識和理解,並採取有效的措施。至少在積累經濟資本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積累社會資本。像這次的論壇就是集聚社會資本。除了發展、培養科技資本以外,很重要的是發展文化的能力,也就是對於文學歷史哲學,對於宗教等,也要進行。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的價值,一個大都會要成為舉世聞名而且有影響的大都會是有困難的。
除了注重智商以外,我們也要注重情商和倫理智慧。大都會創造了很多的物質條件,但是精神的價值不僅要維持如何發揮,如何使它發揚光大,也是重要的考慮。
蘇州成為亞太文化遺産保護榮譽城,是中國乃至世界古城保護的典範。我的理解很片面,但我了解這是經過長期努力,把蘇州的河、街、巷、橋、景、房,每一個地方都在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維修的具體成果,成為城市更新的例證。小而有機的聯繫,和大、高、快可以配合起來。
毫無疑問,上海世博會為全球化所導致的多元文化,各顯靈通的新世界提供了核心價值的文明對話。這種對話是通向人類和平相處的必經之路途,對於文化中國,包括散佈世界各地的華人,和關切中國的、但和中國既無血緣又無婚姻關係的人士,這是別開生面的創舉。“五四”以來中國的精英,以西化為民族復興的唯一道路,也就是所謂的啟蒙心態,採取了一種與中國的糟粕的糟粕和西方的精華的精華相比的教育策略,他們判定中國,特別是儒家,這些文化所代表的是封建的,是迷信的,是等級的,是專制的。而西方文化所代表的是自由、科學、平等和民主。他們相信越暴露中國國民性的醜惡,就越能激發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決心。
但是他們所體現的不僅是強烈的愛國主義,也是一種面向全球的宏觀視野。每一位要求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重要的學者,從第一代,像康有為和梁啟超,1895年,因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引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這些人的努力不僅是為了創造中華民族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也是為了人類的前途和人類的文明。都有非常宏觀的視野,不僅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且他們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塑造是開放的心理,是多元的考慮,同時有非常深刻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譚嗣同,這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也是真正忠貞的義士,為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提出把中國各種不同的人際關係,特別要打破中國的封建遺毒、儒家所代表的等級、男性中心主義,都要徹底批評和打破。也就是他希望把儒家所代表的,已經過時的儒教、禮教,也是魯迅所謂的吃人的禮教徹底地否認。但是他同時提出他的仁學,這裡面體現的是國際的全球的視野,就是為人文精神開創新的條件,把舊的最糟糕的糟粕能夠去除,新的精神就可以體現了。對於個人身心的整合,對於個人和社會健康的互動,乃至對人心、天道如何相輔相成。世博的中國館就把這個非常深刻的理念,天地人的理念,人和自然的結合,人和人之間的身心的健康,人和社會的互動,乃至人和天道之間的相輔相成,都體現出來了。
當然,我們今天的情況,如果從傳統文化的繼承來看,已經大不相同了。世博和奧運一樣,都是從正面充分肯定中國傳統文化,堅信中國傳統不僅是孕育中華心靈的源頭活水,而且也是促進世界和平的精神資源,可以為世界各種不同的民族,不僅是西方,也是拉美,也是伊斯蘭世界,也是印度,也是非洲,作參照。
費孝通先生晚年訪問日本期間提出了四句話,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一百多個國家和五十個國際組織,把他們認為最優美、最能代表他們價值的核心價值、建築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館裏面所代表的各種地方,每個館,各有各的自豪。這就是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是指大家除了對自己所積累的知識、凝聚的智慧和發揚的精神感到驕傲,引以為自豪,也以觀察者和欣賞者的心情分享其他在同一空間所展現出來的知識智慧和精神性。這意思就是互相學習,互相參照。
東亞社會,特別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所謂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和越南,都是非常突出的學習文明。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先向荷蘭學習,然後向英國學習,向法國學習,向德國學習,近來向美國學習。
中國從曾國藩以來,所有重要的儒家學者面對西方的衝擊,都是向西方的文化做虔誠的學習。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使得能夠體現自己的核心價值。
所以他們不僅是一個觀察者和欣賞者,也是充分的體驗各種不同文明的價值,這不僅是各美其美,也就是美人之美。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和美國的對話,最近的對話多半是企業的對話、人民幣升值的對話,乃至人權的對話。但真正核心價值的文明對話應該開始,現在還沒有開始。我們的核心價值,在中國文化、傳統的文化,有仁愛,有正義,有智慧,有禮讓,有信念,有誠信,仁義禮智信,關於對同情、對公正、對責任、對謙讓,這次世博會特別提出謙讓的重要性,以及和諧社會,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但是我們也能夠贊同甚至認同美國的一些核心價值,比如説自由、理性、法制、人權和個人的尊嚴。其實所謂美國的核心價值,已經是世界各地都已經接受的普世價值,它是它的地方價值,但是它有全球的意義,因此也應該為我們所接受。
同樣我們的核心價值絕對不只是亞洲價值,而是紮根在東亞儒家文化圈,而且具有全球意義的普世價值。普世價值之中最好的價值是有矛盾衝突的,平等和自由的價值,個人的尊嚴和和諧社會的價值,乃至法制和禮讓的價值,我們需要對話。美國需要很多中國發展出的重要的價值,中國也需要,不僅是美國,西方的價值。
第三句話,美美與共,是指整體而言,上海世博會是21世紀國際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展現眾美的空間,如果大家都以開放和謙和的學習心態,主動、自覺地參加這個舉世矚目而且時機難得的文明對話,那麼追求卓越就不只是理想,而是引導城市人為自己也為社會提高日常生活的借鑒。
而大同的觀念,在中國傳統,從《禮運 大同篇》就有這樣的觀念。天下的觀念是深入中華民族的人心。所以中華民族體現的價值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價值,不僅是東亞的價值,不僅是亞洲的價值,也是世界的價值。這是我對上海世博會的期待。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