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小英雄”張強:
憧憬世博他多日難眠
感動場景再現:5月12日那天,正在教學樓四樓學習的張強,突然感覺整個教室劇烈地抖動起來。 “趕快到操場去,地震了! ”樓下有人大聲疾呼,同學們爭先恐後放下了手裏的課本,迅速地向樓下撤離。可等四川什邡市鎣華初中三年級高度殘疾學生——張強一瘸一拐跑到三樓時,教學樓已經被劇烈的抖動扯開了無數裂口,樓板開始垮落。樓要垮了,怎麼辦?在急速思索時,張強猛然抬頭看到了從操場上豎起、距離教學樓2米遠的旗桿! “跳! ”他果斷地跳出去用雙手準確、緊緊抱住了旗桿!
就在這時,教學樓垮了,張強從旗桿上滑下來。他看到學校一片狼藉,教學樓倒塌的廢墟裏,不少同學的手透過殘垣斷壁在揮動,耳邊傳來呻吟聲,慘叫聲和呼救聲。張強來不及多想就艱難地朝廢墟跑去,沒有工具,只能用手,左手不行,他就用右手。汗水浸濕了他的衣服,亂磚劃破了他的手,他全然不顧,挖出一個同學他就背上向操場跑去。身體的殘疾使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但他咬著牙一次又一次地堅強爬起來,一趟趟從廢墟中搶救同學。當救助隊趕到時,他已經和其他師生徒手從廢墟中救出了四名同學,而此時的張強,右手被劃出了無數道血口,身上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當張強回家時,家裏房屋已經坍塌了。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震後第二天,張強就來到什邡抗震救災志願者報名處,毅然報名參加了當地誌願者行動。
地震過後,安家自然成了重中之重。就在張強百般籌措時,“災區母親安居工程”出現了,張強在眾人的關愛和幫助下有了自己的新家。震後余痛自然不可避免,但緊接而來的就是一場重量級的考驗——中考,什邡中學向這位小英雄伸出了橄欖枝,並免除他所有的書本費和住宿費。
如今的張強,不僅成為中日友好團中的一員,拜訪過日本,還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當得知有機會能來到上海一睹世博盛會更是激動得多日無法入睡,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挖石救人”韓加育:
災難讓人懂得生命可貴
感動場景再現:汶川地震發生時,就讀于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職業高級中學高二的18歲少年韓加育此時正行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他看見一座即將倒塌的圍墻邊顫顫巍巍地站著一個老太太,頭髮淩亂的她根本挪不動自己的腳步。韓加育一個箭步衝了上去將老太太攙扶到安全地帶。這邊剛剛安頓完畢,那邊他發現一位渾身是血的老太太呼喊“救人”,説倒塌的房屋埋了她家中的4口人。韓加育立即趕到廢墟前,他不顧余震的危險,用手奮力扒開磚頭、瓦礫,手指劃出鮮血,身上被砸,但他始終堅持著,終於把一位婦女搶救出來。
如今已經順利考入四川理工學院的韓加育,已是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一學生。回顧兩年前的經歷,和自己的迅速成長,他用了這樣一句話,“通過災難知道了生命的可貴!通過生活領悟了人的頑強! ”
韓加育説,5 12地震後他便升至高三,開始了人生中又一段重要的考驗。在兩次模擬考成績發佈後,成績不佳的他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倍感壓力,曾一度準備放棄高考。此時,地震時的一幕幕又重新浮現在眼前,有什麼比地震來得更可怕的呢?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就在這一信念之下,韓加育重新調整復習計劃,振作精神,天天為自己鼓氣。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韓加育考上了大學。
“可樂男孩”薛梟:
每到一處總有人請他喝可樂
感動場景再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薛梟被困,是因為他很難被救出來,救援人員怕他挺不過去,一直很著急,他為了安慰救援人員就和他們打賭,他説:“叔叔,別著急,如果我能活著出來,你們就要給我買可樂喝。”救援人員一聽就笑了。也是因為這個,當解放軍把他救出來後他説的第一句話就是“叔叔,我要喝可樂,要冰凍的”,全場的救援人員全都興奮地滿口答應。 2008年5月16日他被轉到了華西醫院。由於右手臂傷情嚴重,同時感染了氣性壞疽,必須截肢。當時薛梟的家人還沒有趕到醫院,愛好打籃球的薛梟自己做了決定:同意截肢,並用左手在手術書上按下了手印。
現在,薛梟是上海財經大學的大一學生。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我只想上好學。 ”薛梟説話時,標誌性的小酒窩若隱若現挂在嘴邊,眼睛偶爾轉過來,才望一眼對話者。
從自己按下手印同意右臂截肢的那一刻起,薛梟不再像同齡少年一樣,完全生活在父母羽翼的呵護之下,他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規劃,選擇重讀學校、參加大大小小的社會活動、出國訪問、上春晚,甚至是人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上大學,薛梟幾乎都是自己在安排。他的父母也訝異於兒子的一夜成熟。
地震之後,薛梟已經記不全自己去過多少地方了,可每到一處,總有人請他喝可樂,他的下巴也變得圓潤起來。
“救援隊員”雷楚年:
火炬傳遞用笑容表明堅強
感動場景再現:2008年5月12日,雷楚年是四川省彭州市磁峰中學“第一批救援隊員”。在7名同學脫險之後,他迅速“隱身”志願者的隊列,並四處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師和同學……這個15歲的少年以罕有的冷靜和機敏,展現了危難之中的人性之美。
今天上午,記者見到喜歡調侃、懂禮貌的雷楚年。 2008年9月,雷楚年被特招進入四川省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中,學校特地將他安排到“宏志班”,並免了他所有學雜費,額外每個月還能領到學校發的200元補貼。剛進入高中,雷楚年發現自己的英語、數學等學科都跟不上班級的教學進度。為了跟上教學進度,他利用課間時間向老師、同學請教。在老師和同學們的耐心幫助下,如今,雷楚年在學習上取得很大進步。
回想這兩年的成長經歷,最讓雷楚年自豪的是,2008年,他成為成都的奧運火炬手。火炬傳遞的前天晚上,雷楚年一直失眠,一晚上都在考慮擺什麼POSE,好好表現一下,但一直沒想到滿意的姿勢。雷楚年説,5日淩晨,聽到主持人宣佈火炬傳遞開始,他緊張得滿手都是汗水,在人民大會堂演講時也沒有如此緊張過。
當第17棒火炬手點燃雷楚年手中的火炬時,雷楚年揮舞著左手向兩旁的市民揮手致意,他是火炬傳遞成都站火炬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這段記憶足夠讓我珍藏一輩子,我當時笑得很燦爛,我知道全世界人都在關心我們災區,我想用笑容告訴大家,我們很堅強! ”
“我現在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好好學習,以後考上軍校。 ”説起未來,雷楚年一臉興奮。(楊玉紅 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