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國際參展

站在歐亞大陸的交匯處 土耳其館漫遊

時間:2010-05-26 13:14   來源:上海世博

  “在伊斯坦布爾,往東方看,你在西方,往西方看,你又在東方。”土耳其館總代表森卡厄茲索伊的解讀,點出了這片土地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具有的獨特魅力。

  土耳其地跨歐亞兩洲,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産。位於亞洲部分的安納托利亞是古代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和生活方式,從安納托利亞開始,傳播到了西方。其魅力所在,值得人們慢慢去解讀。上海世博會土耳其館位於C片區,以“文明的搖籃”為主題,給參觀者提供了一個解讀土耳其的很好的窗口。

  古畫的思索

  土耳其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加陶崗(Catalhoyuk,現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中心),建於西元前6250年。據記載,加陶崗是世界上第一座豢養動物和實施灌溉的城市。曾經一幅古老的壁畫,生動描繪了這個原始的村莊,這幅畫是紅色的,在畫上,隱約可以看到雙峰山,還有類似房屋的圖案。直到現在,世界上對這幅壁畫的界定仍不統一,有人説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圖,有人認為它是類似現在的城市規劃圖,也有人覺得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幅風景畫。但有一點是共識的,即它為世人留下了一座原始村莊的概貌,留下了古老城市的資訊。

  追溯城市之源,反思如今的城市發展,土耳其館將這種設計理念不僅融入了主題,同樣巧妙地體現在展館建築中。紅色鏤空外墻的設計,就是這幅古畫的“建築版”。

輝煌的記憶

  走進土耳其館,左側為一條名為“穿越安納托利亞”的記憶長廊,向觀眾講述了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土耳其的變遷與發展。長廊被設計成一道鏤空的墻,觀眾可通過墻上各種形狀的空隙,觀看豐富的圖片和實物展示,包括以弗所圖書館、以童話般的斑點岩層而聞名“地下城市”卡帕多西亞、艾哈邁德三世——噴泉廳等。

  在展館的中央,參觀者邊走邊能看到若干件“國寶”級展品,如加陶崗的古畫複製品、6000多年前的人像雕塑、新石器時代伊斯坦布爾的瓦罐、君士坦丁堡競技場、被稱為?ini(土耳其語,意為“來自中國的”)的瓷器等。

  漫步在這個展廳,仿佛來到了土耳其的過去,看到了古羅馬的印記,嗅到了文化古都的味道,令人心生敬畏。

當下的展映

  在土耳其館的現代展區,設有一個360環幕電影廳,震撼的視覺效果向人們全方位地展示了伊斯坦布爾的現狀,是展館的主要展示區。

  伊斯坦布爾是個迷人的地方,這座城市在《國家地理》雜誌“人一生要去的五十個地方”中排名第二,它橫跨歐亞大陸,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城內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把伊斯坦布爾分成新城和舊城兩個區,歐洲和亞洲在這裡隔海相望,博斯普魯斯吊橋則將歐洲和亞洲貫通起來,有人笑言:“從歐洲到亞洲也不過就是走過一座橋的功夫。”

  參觀者站在影廳中央,四週被伊斯坦布爾的景色所圍繞,感受在街道上歡樂步行、在空中自由翱翔、在水中暢快游泳,聽到真實的“街頭對白”,看到大片的灌木叢。走入極富歷史價值的建築中,參觀者會發現自己似乎駕駛著車輛行駛在吊橋上,前方是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背後則是亞洲部分,但不到眨眼功夫,吊橋的方向又發生了變化,從左至右,將參觀者置身於吊橋中,感受土耳其的魅力。

  在土耳其館設計師高泰德的眼中,伊斯坦布爾是一座可以永不離開的城市,他這樣解讀展館的現代展區:“作為建築師,總束縛于過去,信奉未來,而唯有當下是存在的。”因此,環幕電影的所有視覺影像內容均為真實拍攝所得,通過還原城市場景,給沒機會到土耳其旅行的人們一次真實體驗的機會,並反映出這座文化古城的驕傲和榮耀。

  展館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描述,力求探討什麼是未來世界的城市。高泰德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準,他表示:“構建一個成功的城市,必須要讓城市中的人來決定他們要怎樣的城市和生活。我在許多城市生活過,我覺得即使在同一個城市裏,也能找到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在上海,不同區域、職業等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有人出行選擇開車,有人坐地鐵,有人則無需交通工具,未來城市的形態是沒有統一答案的。” 因為沒有答案,所以大膽想像,土耳其館傳遞的資訊就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和期盼,並會付諸於行動,努力實現。(李雋芝 王炬亮 卞啟武 淩安琪)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