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顯露大智慧
西藏民俗文化既有牧業文明粗獷豪放的陽剛之氣,又有農業文明理性內向的陰柔之美。不僅在民俗生活中得到體現,而且從世代相傳的生産工具、生活用品中得以展示。這些工具的材質利用,體現了藏族人民善於發現和利用大自然賜予他們的財富,來進行拓展與創造的特點,如用牛毛編織帳篷、用牛皮製作果盤、用牛角打造出形式多樣的酒桶等等。這種充分運用自然資源來服務生活、美化生活的作風與作品比比皆是,成為西藏民俗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西藏,有一種傳統的書寫板,主要在寺廟、民間練習寫字或作記錄時使用,據説還可作為一種傳遞密信的工具。傳達者在板上寫完信件後,包以綢緞再以火漆打封,由信使傳遞,待對方閱後即可擦拭清除,不會留下痕跡,所以也稱密寫板。由於當時藏紙很珍貴,所以書寫板一度被廣泛應用。書寫板一般以木材製成,涂以黑色,將白粉裝入袋中,袋料為編織稀疏的氆氌束成。或是在書寫板上薄涂一層酥油,再用牛糞燒灰裝入袋中,均勻拍打于板上,之後用竹筆書寫,可反覆擦拭、重復使用,攜帶容易、使用方便。一般一套為5、6、10件不等。
葉星生經過40多年西藏生活,對西藏的方方面面均有著深切的感悟。他這樣對《世界新聞報鑒賞中國》記者描述自己的想法:小小的針線包用皮作的,那是草原的給予;用銅作的,那是大山的給予;用彈轂、膠線、拉鏈作的,那是時代的給予;而針線包的精美絕倫,則是民族智慧的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