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江
截至昨日發稿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已收到超過200份提案。其中,致公黨中央《關於解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就業問題的提案》目前暫被列為今年政協一號提案,在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查之後有望正式發佈。(新華網3月2日)
據一些國際經濟學家和經濟組織預測,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極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波及面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經濟危機。對於正在召開的兩會而言,如何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如何讓它對於普通公眾余基本民生的影響最小化,當然理應成為兩會不可回避的話題。當飽受期待的政協一號提案以“保就業”這一議題呈現于公眾面前時,無疑令人欣慰。
事實上,儘管中國並不處於金融風暴的中心,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金融危機並未對中國手下留情。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則是,隨著外需的銳減,國內沿海地區相當數量的外向型經濟區以及外向型企業的訂單銳減,一些企業停工停産,關門裁員,也是不爭的事實。據相關部門統計,因為工廠關門倒閉已導致2000萬農民工返鄉。儘管已經到了春天,儘管也有不少農民工抱著嘗試一下的心態返城找工,但用工市場卻依舊春寒料峭卻是不爭的事實。同樣面對就業,據教育部統計,算上去年的未就業大學生,今年全國將有700多萬大學生面臨就業,然而,企業的不景氣,企業用人需求的驟減,無疑將極大的加劇大學生就業的困境。不僅如此,就連曾經有著令人艷羨職位的白領們,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職場危機。著名晶片廠商Intel將關閉2000人的上海工廠;著名的通訊製造商摩托羅拉更是于近日裁減了近千名中國研發人員。可以説,國內各行各業的就業者,其實都已經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
然而,“就業”不僅是個簡單的經濟數據,在每個失業個體的背後,其實無不是實實在在的家庭和柴米油鹽的生計,這個家庭完全可能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失業,完全可能讓一家人陷入絕境之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宏觀經濟的下行可以容忍,收入的相對降低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失業”的增多,失業背後的民生困局,卻無法忍受,更不應被無視。
或許有人會説,對於經濟危機和職業風險,本是職場人士應當承受的壓力。被裁之後,如何自謀出路,也應該更多靠個人的努力和爭取才是。不過,在筆者看來,讓處在金融風暴中央的勞動者去獨自面對殘酷的裁員,顯然並不公平。作為曾經的納稅人,當這些人面臨職業危機與就業窘境,作為政府當然不應袖手旁觀,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就業的冬天裏,當大批勞動者同時失去工作時,假如沒有相關政策的強力支援,實現再就業顯然並非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所幸的是,“保就業”已經得到了政協委員的重視,並被以政協一號提案重磅推出。事實上,失業群體所積累的經驗與工作能力,其實本該是國家難得的財富。如何讓返鄉農民工最大限度的發揮效力;如何多渠道的求解大學生就業難;如何充分利用著名外企被裁員工的寶貴經驗,向這些優秀人才敞開大門。做與不做,顯然大不相同。事實上,正所謂“經濟危機,危中有機”,當“保就業”成為政協第一提案時,不僅彰顯了對於民生的關懷,更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與轉型的新動力與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