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
 
 
 
代表委員1+1:減輕農民負擔 增加農民收入

  時間:2006-03-04 12:12    來源:     
 
 

段麗卿代表:政府在減負 社會在增負

  “農民的減負增收是我最想呼籲的一個問題,”作為一名來自呂梁貧困老區的代表,山西團的段麗卿認為:現在是政府在減負、社會在“增負”,發展在“加負”。

  段麗卿代表説,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溫家寶總理提出要親民、愛民、惠民,老百姓從心底裏覺得特別滿意。近年來,一系列的增收減負措施相繼出臺,減免農業稅、中西部義務教育 “兩免一補”等等對於減負增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西部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推廣,對於很多呂梁地區的農民兄弟來説,就“等於給他生了個好兒子”。

  雖然政府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為農民減負增收,但是隨著整個社會教育、醫療和住房等生活成本的提高,農民的負擔,特別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負擔又有加重的趨勢。以教育為例,如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通過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素質,來最終改善自己的生活水準,許多農民千方百計地想要孩子到城裏面好一點的學校上學,甚至有母親陪著孩子來上學的。但是城市裏並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源來為這些孩子服務,不得不用各種門檻,諸如戶口和高額費用把這些孩子拒之門外。另外,除了直接可見到的物質負擔,由此帶來的隱性的、心理上的負擔也在逐漸地加重。

  如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一日不進步就要被淘汰的“危機感”並不只是存在於都市白領心裏。對於農民來説,因為他們掌握的資訊相對較少,適應外界變化可能會是一件比城裏人更難的事情。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發展就可能不斷地加大城鄉差異、代際差異,填補這種越來越大的“鴻溝”需要的投入,特別是金錢的投入,也正在逐漸成為農民生活中的一種負擔。

  段麗卿代表建議:對於這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今後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綱領,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根本,以提高農民素質、挖掘農村潛力為主線,以擴大農民就業為突破口,繼續堅持減負增收的各項措施,真正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首先要解決進一步提高農民自身素質的問題,現在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各種技能培訓,中央強調的比較重要,但是地方上並沒有完全貫徹下去。其次,要挖掘農村的潛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第三,要認識到雖然外出打工是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出不去的農民在很多農村都是多數,留下來的農民怎麼辦,要靠發展鄉村企業來致富。第四,很多農民工進城裏找不到事幹,只能做粗活重活,有點技術含量的活就幹不來,還得依靠提高素質,才能讓進城的農民工真正增加收入。

  
吳金印:增加農民收入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為記者開門的吳金印委員依然保留著基層幹部的本色,著裝十分簡樸,臉上是憨厚的笑容。經過簡單的寒暄,不等記者發問,吳書記的話頭就轉到了他最關心、感觸也最深的新農村建設上。

  “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是順應民心的重大舉措,非常及時”,這是吳書記重復得最多的話之一,“中央精神在全鎮傳達以後,無論是基層幹部還是普通百姓都歡欣鼓舞,大夥兒的積極性非常高。”坐在對面的記者能夠明顯感受到這位當了40多年農村基層幹部的老人的激動情緒。他接著介紹説,在他當書記的河南衛輝市唐莊鎮,一共有30個村9000多戶農民,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人住進了別墅般的新居,“建這樣的一個新居至少要七、八萬元,如果沒有好的政策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對於地處中部欠發達地區的農戶來説是想都不敢想的。”

  “增加農民收入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能盲目抄襲別人的模式,也不能只作表面文章”,這是吳書記反覆強調的另一句話。當初也正是這位老共産黨員發揚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因地制宜的制定規劃,才帶領大夥兒走上了富裕路。他回憶説,唐莊鎮地形十分複雜,西邊是山區,石頭質地好,市場前景廣闊;東邊氣候濕潤,土壤肥沃,交通方便,但土地面積不多;北邊是丘陵地區,氣候乾旱;南邊是平原,土地相對肥沃。因此當初制定的方針是“西抓石頭東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糧,鄉鎮企業挑大梁,沿著國道作文章”,以建材業為支撐,以運輸業為依託,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並舉。目前全鎮建材業每年的産值上億元,運輸業也能帶來幾千萬的收入,東邊水澆地上塑膠大棚種菜的每畝收入能上萬,經過幾年生産發展的積累,全鎮的面貌煥然一新。

  吳書記最後還提到提高基層幹部素質問題,他認為應該培養基層幹部加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能過分看重自身的待遇。基層幹部應該認識到建設新農村最重要的是抓發展,只有生産發展了收入增加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幹群矛盾才能迎刃而解,農民生活富裕了,幹部才能有威信基層組織才能有凝聚力。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