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潛入體制改革“深水區”

時間:2010-03-05 09:40   來源:新華網

圖表:2009年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260772億元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劉劼 王攀 繆曉娟)在中國經濟度過了危機中最困難的一年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內部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性迫使中國開始在經濟結構調整上“動真格”。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中國已經邁入經濟體制改革的“深水區”,其成敗直接關係到調結構的大計。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從“保增長”到“調結構”,其中最大難點和突破點在於政府要“下決心衝破傳統阻力,出臺體制改革措施”。

  2009年歲末,親身經歷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的50位國內經濟學家,在一項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主要問題的問卷調查中,選擇的前五位都是深層次的體制問題:收入差距過大、壟斷行業扭曲資源配置、消費需求不足、權力缺乏監督、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

  “從前都是先解決一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也不太容易傷及既得利益集團。再往下走,必然要對現有的利益格局進行較大的調整,難度要大得多。”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

  他指出前幾年的國企收入分紅試點雖然是一次突破,但在分配面和比例上都很有限,國有資源收益並沒有轉移到老百姓手中,讓全體人民受益。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張小濟認為,經濟結構的調整繞不開壟斷行業改革這道坎。

  “政府過多干預市場資源配置必將導致效率低下,威脅公平競爭。金融危機時政府的救市措施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危機過後經濟要恢復再平衡,市場自身的作用才是主導。”張小濟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胡錦濤總書記近日講話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必須通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來推動。

  打破壟斷的重要一環是資源要素的改革。莊健認為要素價格的改革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

  “勞動力工資、能源價格、資金成本被人為壓低,這還是一種粗放的發展方式。這個問題不解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一句空話。”莊健説。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