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8次記者會 溫家寶“動情”説臺灣

時間:2010-03-15 09: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説起臺灣,我就很動情。” 2003年3月,甫任總理的溫家寶,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曾這樣説。

  言猶在耳,光陰荏苒。今天,溫家寶再講故事,表達他“去臺灣的願望依舊是那麼強烈”。

  梳理8年8次兩會“壓軸”記者會,記者發現,這位總理説起臺灣,頗具感性,甚是“動情”。

  ——2003年3月18日,在回答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國民黨的元老于右任在他臨終前寫過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這是多麼震撼中華民族的詞句。

  ——2004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聯合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首先引吟臺灣詩人丘逢甲“幾乎是用血和淚寫的28個字詩”,又言:“我還想引用一位臺灣著名的鄉土文學家叫鐘理和的詩,他説,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2005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我們希望全體臺灣同胞能夠理解我們的立法(反分裂國家法)用意。

  ——2006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臺灣當局領導人阻撓開放“三通”,收緊以至限制兩岸的經貿往來,這不僅不利於臺灣的經濟發展,而且損害臺灣同胞利益。

  ——2007年3月16日,在回答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臺海兩岸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008年3月18日,在回答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為了臺灣同胞的利益,我們甚至願意作出必要的犧牲”,“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裏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009年3月13日,在回答臺灣中央社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臺灣是祖國的寶島,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機會到臺灣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臺灣各地去走、去接觸臺灣同胞。“雖然我今年已經67歲了,但是如果有這種可能,走不動就是爬我也願意去。”

  ——2010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聯合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説,我去臺灣的願望依舊是那麼強烈,因為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

  這位總理説:“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臺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記者 董會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