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啟紅
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市,在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以及農民工問題上具有什麼樣的經驗和啟示呢?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中山市市長李啟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大對公共産品的投入、實現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是目前中山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的兩項重要內容。要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圍繞“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個宗旨,中山市在統籌城鄉和農民工進城的制度設計上,都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
統籌城鄉有兩項重點內容——要給老百姓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李啟紅説,“中山市是國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點。近年來,中山市積極把握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精神,力爭全面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要實現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醫療衛生、創業就業、基本教育的全覆蓋,當好全國統籌城鄉發展改革的排頭兵。”
李啟紅表示,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城鄉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但是二元結構問題依然存在。廣東省中山市以統籌發展為指導,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城鄉互動為基礎,以公共服務為重點,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山市提出了“城鄉規劃建設、産業佈局、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服務管理”五個一體化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目前重要的是要做好如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對公共産品的投入,特別向農村傾斜。要實現城鄉一體化,一定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中山市為了解決農路水泥化的問題,每年財政投入1.25億。中山市的目標是到2011年,全部解決農路水泥化。
二、實現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農民溫飽問題解決後,考慮較多的是大病和養老的後顧之憂。得了大病怎麼辦?往往一個家庭平時的生活還是不錯的,但只要有一個人得大病後,就會返貧。老了以後怎麼辦?中山市加大了對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2008年投入了2.1億元,2009年投入了2.6億元,今年規劃是3.25億元,剛好又比去年增加30%。
2008年,中山市住院醫療保險實現基本全覆蓋。參加門診基本醫療保險87.9萬人,覆蓋率達97.7%,農民門診報銷額達80%。住院醫療保險費最高可達12萬元,個別困難居民的可達20萬元,也就是説,可以解決大病的後顧之憂了。
李啟紅表示,今年中山市提出養老保險實現城鄉一體化,就是把原來的農保轉為城保,因為農保和城保的待遇剛好相差一倍左右。農保是300多的,一經轉為城保後,剛好就是700多了,等於農民的養老費剛好翻了一倍。中山市的目標是通過今年和明年兩年的努力,所有農民的農保轉為城保。
“要實實在在給老百姓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李啟紅説。
解決農民工進城的瓶頸問題——以積分制為試點探索農民工進城制度設計
李啟紅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説,溫總理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農民工在城鎮的生産、生活的問題,這個提法確實説出了廣大農民工的心聲,也説明中央和國務院對農民工的關心。
李啟紅説,現在廣東的外來農民工比較多,比如中山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已經是1:1,農民工的人才隊伍成為了中山市的重要建設隊伍。按溫總理的要求,如何讓農民工生活得更有尊嚴、生活的更有幸福感?中山市于三年前就已探索出一種叫積分制的管理辦法。
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是農民工進城制度設計的一個有益探索,在流入地建立一套流動人口積分管理體系,按照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技能水準、投資規模、納稅額度、獲獎等級、計劃生育、遵紀守法等情況,對流動人口進行積分登記,按累計積分額度享受相應公共服務。比如參加義務捐血、見義勇為的,可以加分。
李啟紅表示,“弘揚一種精神文明的風尚,能夠達到一定分值的,我們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戶口的問題,另一個就是解決農民工小孩入公辦學校讀書的問題。” 目前已有6.6萬流動人口子女入讀公辦學校,佔流動人口子女總數40%,流動人口子女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對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廣東籍學生,在我市居住的流動人口科技人員子女,在我市連續居住5年以上、符合要求的外省籍流動人員子女,免收雜費和課本費。在民辦學校就讀、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員子女,給予學雜費補助。現在我們已有4700多個外來務工的小孩入讀到了公辦學校,今年繼續安排3000個入戶指標、6000個入學指標。
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由於戶籍制度等原因,大多數農民工在為城市工作的同時無法享受相應公共服務。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有利於推進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市民化,引導農民工提升自我素質,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強流入地政府人口宏觀調控能力,為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和流動人口管理探索經驗,讓農民工共用市民尊嚴。
李啟紅建議,以珠三角地區為試點全面推行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通過國家省市共建模式探索解決農民工進城的瓶頸問題,實施各級政府財政分擔,為全國農民工進城制度設計探索經驗。一是探索共建農民工小區。在農民工密集地區建設農民工集中居住區,國家在小區基建經費方面給予支援。二是實施跨區域資源互認共用。珠三角各市統一積分制管理,共用積分資源,相認社保、培訓、教育等要素。三是探索發行農民工子女教育券。對在珠三角區域工作的農民工國家省市三級分別給予一定資金支援,以教育券形式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建議國家以全國生均教育經費根據給予支援。四是實施農民工素質提升計劃。鼓勵發展民辦職業教育,推動農民工素質再造,為農民工子女就讀職業院校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