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李志暉)“在四川地震重災區都江堰市,兩條生産線將以每小時處理160噸廢墟建築垃圾的速度,將其轉化為災區重建所需的建築材料。”該項目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建築材料研究所所長張雄教授對記者説。
張雄3日抵達北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到科技部彙報生産線的建設情況。他説,該項目把地震災區倒塌房屋和危房拆除産生的建築垃圾製成再生砂石,再用來生産混凝土和建築墻體,支援災後重建。目前這一佔地110畝的工程已開始試運作,將於4月接受科技部驗收通過後正式生産,每年生産規模可達100萬噸。
“5 12”汶川地震後,張雄提出了災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和重建節能抗震房屋建議。據估算,地震中約産生5億噸建築垃圾,按60%資源化計,這一工程可節約填埋土地3萬畝,節約處理費約60億元,減少開採3億噸自然資源,同時避免建築垃圾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去年6月,科技部將其正式立項,項目總經費4000多萬元,由同濟大學和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張雄團隊隨即趕赴災區開工建設。
張雄説,災區建築垃圾數量大、成分雜、有污染。建成的生産線為半封閉,注重防疫、防塵和防噪,避免建築垃圾資源化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另外,可根據各地災後重建的不同需求,實現資源化産品多元化和經濟附加值最大化。
“除了捐款,我還應該發揮自己的專長援助災區,”張雄説,“希望精心打造科技救災精品工程,借機展示和提升中國救災科技水準。”
生産線通過驗收後將交由當地政府指定的企業運作管理。張雄建議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和要求有關單位和公眾主動輸送建築垃圾,保證處理廠正常運轉,為災後重建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