諍言和良策向來為政協會議所鼓勵,對於“國是”的不同見解,在這裡也時常展開碰撞。這一次碰撞,是由一張小小的消費月券引起的。
如何擴大內需,啟動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直為各級政府所高度關注。廣東東莞等一些地區先後採取了發放消費券的辦法來刺激和鼓勵民眾消費,這種做法有用嗎?有沒有大範圍推廣的價值?
在政協委員的駐地鐵道大廈,兩名委員發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農業界別的政協委員朱建民的提案認為,發放消費券是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提高社會保障最立竿見影的積極措施。因此建議中央政府從財政收入超支總和中,向全國人民每人發放1000元“國家消費券”。
他向記者表示,應規定在規定時間,最好是在3個月內用以抵稅消費。以每人1000元計,按照乘數效應計算,1.3萬億的“國券”消費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以最快的速度拉動差不多13萬億元的銷售增長,其拉動消費和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會非常明顯。
不過,來自經濟界別的賈康委員卻不認可發放消費券的做法。他向記者表示,由國家拿錢發消費券,只是一種短期“治標”行為,不具有長期持續操作的可能性。“這頂多只能為拉動消費增添少許亮色。”
朱建民還在提案中為消費券的發放辦法設計出細則,如人人有份、憑身份證或戶口本領取,實行差別發放額度政策,重點照顧低收入群體等。
賈康也認為,最需要消費券的是低收入階層。廣泛發放消費券,效果肯定不顯著。但是,要做到有針對性發放,技術上存在很多困難。管理成本也十分龐大,財政無力承擔。因此,與其發放消費券,不如把社會保障體系加以完善和健全,這才是長期的可持續的辦法。
由於界別不同,兩位委員未能當面就此問題各抒己見,進行一場“交鋒”。據媒體報道,列席政協會議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已表態否認中國將發行全國性消費券。儘管官方已作出定論,但是,這種公平開放的議政風氣,顯然已成為政協會議一道美麗的風景。
不僅僅是消費券,在經濟等界別的討論中,就如何促進提案更有效落實,如何去加強調研等方面,持不同看法的委員們都進行了熱烈討論。一位委員表示,這就是民主。 |